陕西吴起为何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陕西吴起为何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刘纯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地在全面“普九”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有的改善了办学条件,有的促进了校长、教师的均衡配置,有的进行了薄弱学校的改造,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如陕西省吴起县委、县政府在2007年的教师节上郑重宣布,在全县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把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配套纳入“民生工程”来实施。(125日《人民日报》)

两年来,吴起县委、县政府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累计投入5亿元,新建扩建和改造中小学163所,校舍面积达27万平方米,初中校舍面积达到8400多平方米,小学校舍使用面积12.5万多平方米。使上至45岁的农民、下至城乡幼儿园的孩子,均可享受由政府埋单的义务教育。同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计算机教室、多功能电教室等全部达标。吴起不仅因此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县”,最近还喜获“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殊荣,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作为大会唯一县级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陕西吴起在教育均衡发展上有哪些启示呢?一是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公平社会建设的一号工程来抓。近年来,吴起县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为目标,以实施“双高普九”为载体,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县的办学条件,实现了城乡学校的无差异办学,使城乡学生享受到了均等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将义务教育目标逐步向高中教育、学前教育两头延伸。两年间全县新建村级幼儿园3所、乡镇驻地中心幼儿园10所、县城幼儿园1所,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幼儿教育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入园难的问题,农村和城市的幼儿都能享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正如媒体报道所说:目前,在吴起城乡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学校,最宽敞宜人的地方是校园。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据统计,原来在吴起,教育支出几乎占到每个家庭支出的四分之一,把钱花到教育上,就是花到了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针对家庭贫困学生,吴起县通过财政支持和社会筹资等途径,建立帮困基金,每年救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3800多人次,使人人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在确保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吴起还确立了“农村小学生全部撤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学、初中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就读”的思路。特别是在寄宿制学校内部,统一建起了高标准的餐饮楼、公寓楼、教学楼、实验楼,财政出资统一配购了接送校车。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每人每天1.5元。漫画:教育乱收费―达线

三是加强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常言说得好,“不善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为消除因师资力量不均衡而出现的择校风,近年来,吴起县紧密结合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加大了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是财政专列经费选派校长、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名校挂职、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实行城乡间校际交流。将工作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校长选聘到县城学校担任校级领导,将原来在县城或优势学校中有先进办学理念、责任性强、工作思路富有前瞻性的副校长选聘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职务,加大校长的互动交流。落实城区骨干教师下派支教制度,实现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的互动交流。同时,在进一步提高教师薪酬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实行动态分级津贴,稳定了教师队伍。教育乱收费―难拿的通知书

 

在倡导“和谐”的今天,“教育公平”这一重要的社会公平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期待各地能借鉴吴起县的成功经验,大力实施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城乡统筹与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百姓充分享受优质、公平、均衡化的教育。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漫画:教育乱收费―因“财”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