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管理系列之三——完结篇:总结


销售费用管理系列之三

                                                    吴浴阳

                                                   20065

 

看完上面的两个案例,或许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到底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是有效的?到底应该奉行什么样的费用管理观念?其实观念也好,方法也罢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因为有些理念尽管先进,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配套,没有发挥其价值的土壤,那么最好的不一定是最优的。下面按伍成全先生给出其对费用管理理念的变迁及其适应范围的总结,供读者朋友参考,见下表: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方式

事事控制

成本控制

利润控制

智能控制

特征

1、权力高度集中

2、下属无须了解整体的费用计划

3、下属使用费用需一事一申请

1、将注意力集中在费用总额的控制上

2、在费用的具体使用方面授权比较充分

1、费用管控的核心在投入/产出;

2、将费用当作投资,从收益/收入预期控制费用

1、关注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

2、区分为不同费用流向对企业的价值

关键

事事汇报

相互信任

投入产出比

平衡长短线利益

优点

1、费用控制比较严格,管理者清楚所有的支出流向

2、下属的能力要求不高

1、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2、一线员工/区域经理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

1、符合科学的财务管理观;

2、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费用总额,公司/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1、灵活性与战略目标能有效保障

2、有助于提升员工/区域经理的视野和能力

缺点

1、使用效率取决于管理者的时间精力能力(以管理者的能力为限)

2、不利于激发和培养下属的管理才能

1、费用损耗可能比较大

2、可能由于费用总额受限而功败垂成

3、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要求比较高

1、容易受短期收益/收入影响长期的目标实现;

1、对企业的沟通系统要求比较高

2、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要求高

适应范围

公司规模小或管辖区域范围小

创业型的团队

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品

战略明晰且拥有高素质团队的企业

注:原文已发表于《销售与市场》杂志2006年第6期上旬刊

(作者简介:吴浴阳,现任 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营销战略总监。 著名战略营销咨询专家,有实业高管、咨询总监的双重职业经历。改革派中的改良派——具备对行业发展的本质洞察力,善于以现实为起点、目标为导向,设计循序渐近的改革路线,通过有节奏的量变推动企业稳步实现质的飞跃。[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