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7日,一场以"全球化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德先进制造与管理论坛在温州市举行。它标志着浙江省借鉴国际先进汽车及配件制造企业的管理经验、推广应用德国汽车产业先进制造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方法,推动全省及全国汽车及配件产业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浙江省汽车工业在企业数量、产值规模和就业人数方面在全国领先一步,进入第一层次。尤其是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据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了解,一汽、东风、上汽每年有50%的零部件采购来自浙江。全省现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7000余家,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70家,2008年产值达1250亿元。"中国汽摩配之都"的温州是浙江汽车配件企业的主要集聚区。但目前,浙江汽车还是以小企业居多,其研发能力和发展理念亟待升级。金融危机后,浙江省政府十分重视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浙江省的汽车产业,连续举行中德先进制造与管理论坛是其中一大举措。
据了解,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温州市人民政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工业工程与组织研究所(IAO)、中国瑞明集团有限公司等中德双方汽车专家、学者与企业围绕"汽车及汽配产业的未来"、"汽车产业的产品及流程创新"、"汽车产业战略管理"、"管理结构创新及实践"四大主题进行深度剖析,展开6大主题报告。同时,有关专家与企业进行深度对话,温州华润电机有限公司、温州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分别就"汽车产业链的质量问题"、"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的发展走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研发"等问题与德国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据悉,论坛结束后,中德双方进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及咨询活动。
浙江推动汽车制造业竞争力升级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