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人民币依然是外汇市场上强势货币


    自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3年半的稳步升值历程。截至2008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1%,名义有效汇率(国际清算银行口径)升值16.8%。

    在2008年,人民币的汇率行为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对美元汇率升值先快后慢,直至回稳。全年升值6.88%。一季度升值4.16%,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跌破7的整数大关,上半年升值6.50%。8月北京奥运会前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呈双边振荡状态。

    第二,有效汇率升值先慢后快,而且整体加快,快得出乎预料。2008年前11个月,名义有效汇率就升值15.66%;而从2005年7月汇改到2007年底,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只有3.50%。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13%,下半年前5个月升值11.08%。

    第三,受次贷危机影响,境内外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均出现短暂的贬值压力。9月中旬,在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NDF)上,1年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出现贴水,惊现人民币贬值预期的信号。12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跳水156个点,并连续4个交易日询价系统盘中汇率触及5‰的跌停线。出现贬值压力,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水平。这也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场供求将在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展望2009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继续恶化,中国经济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国际外汇市场更为复杂、诡异。尽管如此,人民币依然是强势货币,整体呈升值态势。然而,无论对美元汇率,还是有效汇率,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都将比2008年小得多。理由有三:

    一是相对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走强。从长期来看,尽管当前经济面临很多困难,但是21世纪头20年依然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先后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的措施,包括4万亿的投资计划等,并努力把危机变成机遇,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2009年上半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然而一旦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政策发挥作用,经济会出现好转,保八争九的目标基本能够实现。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中国也许是最先走出经济衰退的国家。

    二是人民币贬值的积极作用不大,但带来消极的国际影响不容忽视。人民币小幅贬值对出口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与理论相反,即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出口正相关,升值伴随着出口增长加快,贬值伴随着出口增长放缓。这个结论并不是说人民币贬值会抑制出口,而是反映贬值背后是人民币处于高估状态。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人民币被高估。如果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则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指责甚至报复,恶化中国的国际环境,结果会得不偿失。未来汇率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保持外汇市场稳定,避免汇率大起大落,为经济提供相对稳定的汇率环境。正因为如此,2008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使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多元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去年年底,中韩签署高达1800亿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表明人民币正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在粤港澳贸易以及云南、广西与东盟贸易中试点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探索在贸易融资中使用人民币,表明政府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一国货币处于强势地位,有利于其国际化进程的加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不仅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为过去几年人民币在周边地区跨境流通奠定了基础。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在广泛的国际经贸金融活动中使用,也支持人民币走强。

    强势人民币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贬值的可能。这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上美元的走势。为了应对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以及进一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有必要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幅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汇率有升有贬才是正常的。有关部门关于不排除汇率贬值可能的表态,并不是说汇率一定就会贬,而是说中国不再承诺单边升值,避免再次出现去年下半年只升不降导致有效汇率升值异常加快的结果,赋予汇率政策更大的灵活性。

    2009年汇率管理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人民币与美元的有序脱钩。这是为了避免美元汇率大起大落冲击中国经济。和美国绑在一起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很危险,也不是长久之计。2009年,要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框架下,实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给实体经济带来过大的调整压力。同时,在国际金融秩序重建中,中国应进一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要求某些发达国家停止不负责的行为,呼吁主要大国通过政策协调,实现主要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