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网吧为何屡禁不止?


 

笔者在人民网看到一则新闻《湖北一网瘾少年弑父,家庭教育失当酿悲剧》。新闻中说:湖北谷城县石花镇15岁高一学生小文(化名)对前来制止自己上网的父亲连捅5刀,一刀刺中心脏,父亲不治而亡,他却返身到另一间网吧上网。弑父事件发人深省。
 
看罢这则新闻,笔者感到无比痛心,也感到无比震惊。200143信息产业部、公安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发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以来,有关部门对网吧的管理开始走向正规化,查处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频繁。既然国家网络管理部门管理那么正规,那么严格,那“黑心”网吧却为何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家庭贫困或不当的家庭教育导致青少年沉迷网吧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一般家庭都能够购置得起电脑,在自己家里上网的青少年有父母监控,上网环境也健康的多,,沉迷网络的程度要小的多。由于贫困,一些家庭买不起电脑的,又由于青少年的好奇心很强,越是没有电脑越痴迷电脑。这样,也就为“黑心”网吧带来了市场,使得“黑心”网吧得以生存。也正是有了“黑心”网吧的存在,才为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提供了上网场所。
 
另外,不当的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沉迷网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孩子有了网瘾后,家长不是采取开导,疏通的方法,而是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代替教育。对其上网不是采取“疏”,而是用“堵”的方式来禁止。结果,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导致网瘾愈积愈深。
 
二、“黑心”网吧老板利欲熏心。
有的少年没日没夜在网吧上网,网吧老板根本不管,还给他们提供方便面、面包等食品,没钱上网还鼓励他们欠债娱乐。这些网吧老板为了利益,全然不顾国家禁止未成年人进网吧的有关规定,为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上网提供便利,致使这些青少年网瘾愈来愈大,最终成为问题少年,危害社会。
 
三、管理部门管理不力。
2001《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出台以来,每年国家都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管理,对“黑心”网吧进行整顿。由于,地方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对网吧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这些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加之对网吧的管理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没有问题时,放任自流;出了问题时,整顿;或者,上级要求时,就严加管理,突击检查;上级没有强调时,就不管不问。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怎能杜绝“黑心”网吧的存在?
 
四、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当“黑心”网吧的保护伞。
尽管,各级管理部门每年都对“黑心”网吧进行整顿,但为何这些网吧还依然存在?笔者认为,这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当“黑心”网吧的保护伞是分不开的。经营“黑心”网吧的老板,一般在地方比较有势力的,也很懂得经营之道,每年都会“进贡”一些小意思给这些管理部的门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也心领神会,在每次检查之前,都会提前通风报信,或者走走过场。从而,使这些“黑心”网吧成为漏网之鱼,得以生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管理部门能够建立长效机制;如果我们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工作责任心;如果网吧老板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试问,湖北谷城县石花镇小文弑父的悲剧还会上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