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摆摊”听民意可是“作秀”?
今天早晨,笔者刚打开敬亭论坛,就看到这则《重庆人大代表街头“摆摊”听民意,医保等受关注》的新闻。
文中说:“医保门槛太高,老百姓负担大”、“月票车越来越少,不方便市民出行”……2月8日,230多名渝中区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渝中区联系组成员分成12组,到解放碑、七星岗、两路口、大坪等人群集中地“摆摊”,面对面听取民意。据悉,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医保、城建、公交服务等热点问题,人大代表将梳理形成建议议案,提交即将召开的渝中区“两会”。 (重庆日报)
不读则罢,然读完这则新闻,笔者头脑中闪过一些念头,产生一连串的疑问:人大代表不和人民群众生活在同一城市,不知道人民群众的生活?人大代表听民意不需要主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在街头听到的“民意”是全面的吗?有多少老百姓知道人大代表今天在街头“摆摊”听民意?来向人大代表反映“民意”的老百姓是否是事先安排好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机关”,听民意也要“统一行动”?人大代表集体听民意不是在宣传自己?“摆摊”听民意可是作秀?……
其实,细心的人还会发现,人大代表之所以会用“摆摊”的方式来听取民意,就是因为,人大代表并没有把自己真正当作人民的代表,是代表人民在行使“话语权”,而是仅仅在为自己谋取荣誉而已。
试问?人大代表“摆摊”听民意,是否就反映了人大代表平时既不认真思考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不关心、注重观察人民群众的疾苦,更没主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去实地考察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
试想?如果人大代表都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一切了,难道他们还不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疾苦和存在的困难吗?难道还用得着集中在街头“摆摊”听民意?
况且,就是一个县的各位人大代表,他们所代表的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在街头摆摊,听取的又是哪几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民群众的“心声”呢?用这种方法听来的“民意”会全面吗?
再说,人大代表也是从各个行业中选出来的,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比如医保问题,人大代表中就没有医务人员吗?他们不知道医保的事?难道没有普通老百姓当人大代表的,他们都不生病住院吗?这些问题,也要到街头“摆摊”了解,岂不是非常搞笑?岂不是在忽悠人民群众?可见,这些经不起推敲的问题,正是说明了人大代表的失职!是不代表人民话语权的“现实写照”!
其实,人们也知道,在当前的人大代表选举中,人大代表大多都是些官员,老百姓的比例相当少。所以,在开两会的时候,地方官员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或者为了完成任务,不想搞或者不愿去搞一些真正反映老百姓疾苦,解决民生民意的“提案”。因为,这样做只会对自己有好处,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麻烦和问题。就如前几年有代表提的,什么把“妇女节”改成“女人节”;什么女人在“经期”放假;什么学校开“繁体字”课程等等,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作的“提案”。这样的提案,何处反映了老百姓的疾苦,何处反映了民生民意?所以,从提案上来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人大代表是多么脱离人民群众啊!这样的人大代表又如何能代表人民的话语权呢?
行文至此,笔者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重庆市人大代表“摆摊”听民意,就是一次最美丽的“作秀”。笔者也建议,人大代表要想真正听取民意,就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实地考察人民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缺少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话语权,才在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尽职尽责。
http://npc.people.com.cn/GB/876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