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态度的转变图谋(2月12日)


欧洲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态度的转变图谋

 

关键词:拉法兰来京  默克尔见达赖  150亿美元欧洲采购  当代鲁肃

 

法国副总理拉法兰又来北京了。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目前率领十余名法国议员代表来到中国。尽管是为一个中法官员的培训项目探路,但他此行仍被认为肩负信使重任,释放法方修好信号,为改善陷入困境的法中关系铺路。

拉法兰更早的时候是20034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时在北京爆发非典疫情后,他是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将他称为信使,是因为去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巴黎受阻而导致法中关系出现紧张之际,拉法兰曾带着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口信来到中国,试图改善法中关系。

与去年的那次不同的是,拉法兰此行与中方官员会谈的核心议题是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但似乎法国迫切希望修补目前严重受损的法中关系的愿望,仍由拉法兰直接表达出来。

他在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强调说:法国尊重中国的政策,钦佩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法中关系应该基于相互尊重……萨科齐总统已经明白问题所在,也愿意改善这种关系。

虽然他重申:法国十分尊重中国主权,绝不支持任何分裂中国的行动。但法方释放出的信号却不那么一致。在表示愿与中国修好的同时,法国总理菲永在巴黎表示,法国有权利会晤达赖。

我们不去怀疑拉法兰的立场与诚意,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但那个立场近乎已经注定成为非主流思想。

在本人内看来,拉法兰对中国的态度,堪比三国时代鲁肃对刘备的态度。

 

此番拉法兰来华的背景是温家宝总理刚刚结束的环法欧洲之行。在这次欧洲之行中,中国企业与欧洲签订了涉及经贸、教育、文化等方面共38个协议,总额约150亿美元。这些合同的受益者主要包括,英国、德国、瑞士、西班牙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

随同总理出访的有100多位中国企业的顶级经理人,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经济界的热烈追捧。

在西班牙,两国在银行、电信以及其他领域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协议。在德国,德国钢铁生产商及工程公司蒂森克虏伯得到了向中国出售高速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大单;中国将实施586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使国内基础设施现代化,德国企业也将从中获益;中国重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计划在科隆附近建立一个1.3亿美元的工厂,届时将创造600个就业机会。《金融时报》认为,对英国企业来说,中国将增加在航空、高技术制造、教育、医药品和低碳技术方面的政府支出,英国的工业领域最有可能从中获益。

拉法兰之行,分明是看到别的国家得到中国的订单而眼红,希望能够分一杯羹的心态;即使这个目标难以达成,能够为自己东山再起积累一些政治资本,也是一种收益。

大家都认为当前中法关系出现困难,责任不在中方。法方应采取切实行动,对中方重大核心关切作出积极、正面回应。我们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虽然如此,但中国也对法国表示出了相当的宽容。至少接见拉法兰的温家宝总理表示,发展中法友好关系的方针不会改变,推动中欧互利合作的决心不会改变。

相信假如此时萨科齐说几句服软认错的话,还是会得到中国的加大采购方面的惠顾的。

 

当然,中国对欧洲的宽容态度不仅是针对法国,比如德国,虽然默克尔曾经说过世界粮食涨价的大部分原因是印度人每天多吃了一顿饭和中国人开始喝牛奶了,而且在对待达赖的立场上在20079月下旬就会见达赖了,其跟萨科齐的态度相比更积极。

但显然默克尔相对更识时务,不仅于200898日在柏林见了中国副总理张德江,急不可耐地提出她需要在10月份访华,以便“发展德中经贸关系”。这位一向自允“绝不对中国叩头”;“绝不参加中国奥运开、闭幕式”;“支持德国印度双边经贸发展战略以便牵制中国”;“支持西藏独立”的老板娘,为什么突然转变态度?权威机构分析,其背景是如下的一些糟糕的经济数据:

1、德国联邦统计局2008826指出,第二季度德国建筑及机械设备投资下降导致国内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该机构确认经季度调整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5%,为1998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

2、欧元坚挺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大幅降低了全球对德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而德国国内高通胀又削弱了本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这些都降低了德国企业对建筑和机械设备等进一步投资的意愿。另外,大多数企业在第一季度的超前投资也加剧了第二季度建筑业的萎靡。

3、受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市场动荡影响,自2008年初,德国经济增长率逐步降低,经济前景趋向暗淡。2008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增长率由1.5%修正为1.3%,第二季度为下降0.5%

4、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认为,德国经济不景气至少要持续到2009年末。德国20089月份的商业环境指数连续第4个月走低,表明企业界信心不足,德国经济滑向衰退。德国消费研究协会将德国今年全年的个人消费预测值由原先增长0.5%向下修正为零。

520089月,德国各界惊骇金融危机规模如此之大,纷纷开始排队挤提现金,德国金融业到了生死存亡之秋,德国议会质询德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总理默克尔被迫宣布为德国所有私人存款提供担保,旨在向所有私人储户发出一个信号:“不要恐慌,你们的存款是安全的”。据联邦财政部提供的信息,德国政府的决定意味着要为1 万多亿欧元的存款提供担保。而实际上,德国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支付这笔巨款。也就是说,由于德国金融业流动资金短缺,信贷冻结,如果现在所有德国私人储户还是要提取存款,德国政府承诺的担保将一文不值。从这个意义讲,德国政府总理的担保承诺只是起到一个暂时的心理安抚作用,阻遏储户挤兑现金,但是从长远看,德国公众必将会陷入恐慌。

6、可以为德国经济衰落起到力挽狂澜作用的印度,也陷入了通过提高基本利率以求“舍增长,控通涨”的境地,因而德国求助于中国是无奈而明智的选择。

7、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在2008年秋季在法国尼斯召开的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上表示,考虑到德国经济在欧元区的比重,德国经济的下滑无疑将拖累欧元区经济。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基础,默克尔才不再追究中国在“人权”与“西藏”问题上的意见分歧,也不在乎中国人是否喝牛奶了。

事实证明,这样的让步是值得的,至少在中国的150亿美元的欧洲采购中得到了数十亿美元的份额。

 

再来看英国:

英国首相布朗22日与温家宝会谈时,承诺在今后18个月将对华出口增加1倍。50亿英镑增加到100亿英镑。布朗表示,英国现为欧盟国家中最大的对华投资国,中国则是英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出口市场,英国企业有许多重要的商机。据商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81月至10月,英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30.9%

他宣称,达成的增加双边贸易的协议可以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证明经济低迷可以通过公开贸易而不是保护主义来扭转。他表示,中国的刺激计划对英国出口的促进对帮助世界经济恢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世界只有在相互贸易中才能走出衰退向前进

这在当前承受197万失业大军,申领救济金人数高达130多万人压力的英国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至少可以起到提震信心的作用。

 

当欧洲的几驾马车均倒戈,即使是貌似暂时放弃所谓的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都要做出姿态,而朝中国挥舞橄榄枝的时候,拉法兰自然也不甘于落后,即使没有萨科齐的“钦命”,怕也是能够给自己的右翼党派提高支持率,为自己在不远的将来重出江湖积累政治资本。

拉法兰20025月被希拉克总统任命为政府总理。20043月,法国执政的右翼政党在地方议会选举中惨败。为了承担责任,拉法兰向总统希拉克递交了辞呈。但希拉克在接受拉法兰的辞呈后,又立即任命他为新总理。20055月辞去总理职务。

假如说萨科齐是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跳梁小丑,那么拉法兰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其无愧于“当代欧洲的鲁肃”的称号。

 

所以,从政治主张到意识形态、从宗教教义到人权之争、从军事到金融等等,所有的事情从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易,都是来来往往的谈判。而谈判无非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任何让步都有预期的利益考虑的。

那么中国想要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一声认错,一个承诺吗?

当那个承诺与歉意是出于列强的利益考虑,那么那态度的变化就成为一种阴谋。

中国领导人的智囊团们,就真的看不出来吗?

 

贾春宝

2009212星期四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email protected]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