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天气,乍暖还寒;胡锦涛总书记及预定的接班人习近平,却有意营造睦邻外交的春暖之季。他们和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回良玉,分头出访海湾、非洲和拉丁美洲,形成初春的外交攻势。10日至17日,胡锦涛有海湾和非洲之旅,访问西亚的海湾国家沙特阿拉伯和非洲4国---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
习近平于8日出访拉丁美洲,定22日返回北京。在拉丁美洲,走访墨西哥、牙买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西;最后一站是地中海小国马耳他。
回良玉的拉丁美洲之行,从7日至19日;访问的4国是:阿根廷、厄瓜多尔、巴巴多斯、巴哈马。到访的一些国家,是能源大国,储藏和生产石油、天然气甚丰;有的则有丰富的原材料铁矿砂、铝土和木材等。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产均为全球第一;剩余可采的储量,石油占全球的26%,天然气居全球第4。
习近平到访的中美洲墨西哥,石油和天然气丰富,为拉美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出口国。巴西盛产石油和铁矿砂,石油储量在南美居第2位(委内瑞拉居首位);铁矿砂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都是全球之冠。委内瑞拉亦为石油出口大国,居全球第5,也盛产天然气和铁矿砂。高层的密集出访,以发展经贸为首要任务,重中之重是开拓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砂之源。
中国是石油生产和进口大国,去年原油依存度接近5成;钢铁工业对铁矿砂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成,巴西、委内瑞拉和澳大利亚的铁矿砂,是钢铁工业的主要粮源。
北京官方应对全球金融海啸的政策,是大幅增加基建投资,08/09的总规模为4万亿元;扩大基建促使内需的上升---对能源、原材料(铁矿砂、铝土、木材)的需求。这种投资拉动的需求势态,是高层密集出访的第一经贸因素;寻求石油、天然气、铁矿砂的更多贸易机会,自成为初春外交攻势的第一着墨点。
3人出访的第2大着墨点,是拓展外贸,游说各国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多进口,从而开拓由出口贸易带动的就业空间,缓和农民工、大学生难找饭碗的压力。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富国,2006年的人均GDP接近1.5万美元(同年:中国2000,香港2.7万,台湾1.6万,新加坡2.9万,韩国1.7万,俄罗斯5700,全球平均7400)。中沙的双边贸易增长快,贸易总额由前年的253亿美元上升至去年的418亿美元。胡锦涛选沙特阿拉伯为今年出访第一站,自与开拓出口有关。
【初春外交,倾情石油铁矿】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