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源于印度,但在我国深深植根,并发扬光大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佛教也不例外。佛教发展表现在庙宇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且不说我国四大佛教圣地香火旺盛,无以伦比。就连我们宣城近年来,大小庙宇也层出不穷。规模较大的有:溪口的朝天洞,溪口华东陆地最大露天观音大佛,大雄宝殿,市区远近闻名的小九华,敬亭山下刚刚竣工的弘愿寺。宗教在我国几经打压,却总能凤凰磐涅,延绵不息,主要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民的宗教观
在所有的寺庙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双手合十,或手心向上,非常虔诚的祈祷者和跪拜者,功德箱中的捐款也相当可观。这反应了物质生活改善了后,人们更加关注灵魂的需求,更期望健康、平安和长寿。不幸的人们也是佛门虔诚的祈祷者和跪拜者,他们祈求菩萨能拯救他们以不幸,寻求精神支柱,以求早日脱离苦海。
二、商人的宗教观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但发展壮大,私营业主越来越多,他们在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同时,也不忘祈求菩萨的庇佑。因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人轻巧取胜,一些人竭尽全力,却仍然所得有限,这不能不使人们相信,这个世界的成败和荣辱往往不在于这个世界的本身,更在于另一个世界的力量。菩萨主宰着另一个世界。所以他们期求得到菩萨的保佑,在这个世界上心想事成。
三、官员的宗教观
我国的政府官员基本都是共产党员,只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贪污腐败,但其内心也惶惶不安,于是也虔诚地烧香拜佛,以求心灵平安,不会东窗事发。
香火旺盛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效益:首先是寺庙收入增加,用于寺庙的日常开支和修缮,发展,按现在的观点就是滚动式发展,使寺庙的发展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其次可以带来以下边缘经济效益:
1、庙宇与地方旅游相结合,能促进地方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内需。
2、烧香信佛之风在经济发达地区尤甚,当地香火旺盛可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来此烧香拜佛,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商机。
3、寺庙附近居民买香纸火烛等寺庙衍生物,也不失为一条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