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镇做活河蟹产业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利用水域广、水质优、水草多的环境优势,做大做强河蟹产业。2006年,该镇河蟹养殖面积9.1万亩,实现渔业总产值愈1.7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的65%,其中河蟹产业的贡献率愈50%,河蟹养殖已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河蟹养殖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河蟹营销和“挖苗族”等第三产业也快速崛起,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渔业收入1850元。该镇每年有近亿元民资开发水面,2006年,15个村水面发包收入达1000万元左右(有3个村水面发包费愈百万元),水面发包费的增加,壮大了镇、村集体经济,为镇、村兴办公益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一是发展幼蟹培育。该镇的幼蟹培育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2.3万亩,土池培育幼蟹户数愈3000户,年产规格为50~100只/斤的优质幼蟹2亿多只,幼蟹年产值约亿元,亩均利润2000余元,全镇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农户来自幼蟹的纯收入已占总收入的22%以上,每年到幼蟹销售旺季从事挖苗的“挖苗族”愈8000人,单这一项为农民增收500万元。由于该镇幼蟹培育技术已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水阳江”牌幼蟹获得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名优产品标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有70%的幼蟹外销到全国各地,高淳县市场上销售的优质大规格河蟹有60%是由“水阳江”牌幼蟹养成的,正如养殖户所说的:“别看固城湖大闸蟹多风光,它的所养的幼蟹还不是我们水阳幼蟹”。

    二是积极发展稻田生态养蟹。水阳镇注重渔业结构调整,确立了“突出河蟹产业特色,实施河蟹生态养殖,打响河蟹品牌”的总体思路,积极发展稻田生态养蟹。2006年,该镇稻田生态养蟹面积达1.8万亩,并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证,所产的优质大规格河蟹被高淳客商直接收购,包装成“固城湖”牌外销港澳、新加坡,“固城湖”牌优质大规格河蟹30%来自于水阳。由于该镇严格实施以“种草、投螺、稀放、配养”为核心的生态养殖技术,大规格河蟹比例大幅提高,养殖户都卖到了好价钱,亩效益在2000~3000元,谈到稻田生态养蟹,十八埠的养殖户乐开了花,笑逐颜开地说:“生态养殖就是好,没想到效益这么高”。

    三是巩固大沟养殖。大沟养殖仍是水阳镇水产养殖的主体,该镇5万亩大沟由于多年来超强度的河蟹养殖,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渔业水域环境已遭到破坏,河蟹养成规模偏小,品质较差,为此,该镇大力倡导发展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河蟹生态混养模式,特别是近两年来养殖优质的胖头鱼(鳙鱼)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亮点,市场看好,全镇大水面养殖胖头鱼单项产值约2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