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民民主权利打造我国的威权政治


用人民民主权利打造我国的威权政治

田忠国

人们知道,在我国的立国思想中,支撑国体的有三大支点,一是人民民主,也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二是相对动态均衡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人民民主专政。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认为,立国思想中之所以把人民民主,也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放到首要位置,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旨在用人民民主权利打造出我国的威权政治。

一个国家,其政治如果没有威权,就会陷入一盘散沙的泥淖,但如果光有威权,没有人民的民主权利,也即没有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威权政治是打造不出来的。因为,威权是人民群众从心里树立起来的,而不是权力可以树立起来的。权力树立起来的威权,不过是缺少根基的空中阁楼,根本不具有凝聚人心,号令天下的权威力。而由人民民主权利打造出来的威权政治,由于其威权来源于人民大众心里,每一个指令,都必将形成强大的国家意志,形成真正的威权。

但如何才能打造出我国的威权政治呢?

一、落实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

伪自由主义者认为,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使市场形成绝对自由机制,世界上的一切都完事大吉了。在他们一厢情愿的向往中,丛林法则的自然淘汰机制,是世界上最优的社会发展机制。但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世界历史,就不难发现,丛林法则的自然淘汰机制,是世界上制造罪恶的最大机器。而以伪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面目出现的新自由主义精英,则把丛林法则的自然淘汰机制,打扮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以全球化的名义,大力推动经济殖民化。面对这种现实,我国很有必要重新确立立国思想,立足于立国思想,落实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并使之“系统程序化、程序标准化、标准制度化”,我国才能从伪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围困中,杀出丛围,走出一条自强的中国道路,或者叫中国模式。人们可能认为,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巨额财富,成绩巨大,但我却认为,对于巨量财富的问题,要有几个衡量的基本标准,比如,取得这些财富后,我国是发展能力更强了,还是失去发展能力了?这是一。其二,人民群众是更具有创造力了,还是失去了创造的活力和动力了?其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其内在的机制动力,但问题是,我们的经济机制动力是扼杀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呢?还是激活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搞清楚了这些个问题,我们才可以断言成绩问题。

如果这些个问题搞不清楚,却断言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人民群众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我看这种对成绩的定义,只会激活民众的对立情绪,并由对立情绪,转化为反抗情绪。对于这个问题,为政者不可不察。

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读到了几位学者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有人坚称,中国不能走回头路,包括高尚全先生善于伪装的“高论”,但问题是,这些学者搞清楚了没有,人民大众为什么呼唤回到毛时代?这是一。其二,人民大众呼唤的毛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时代?其三,为什么人民群众和高尚全类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文革的评论如此尖锐对立?我以为,“伟大的学者”们并没有搞清楚以上问题。现在,我就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一),人民群众呼唤毛时代,是他们痛感到他们失去了在毛时代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在三十多年前,人民群众就已经得到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现在却失去了,“伟大”的学者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个问题:这是进步了呢?还是一种倒退?当然,要回答这个问题,一要直面现实,二要直面良知,三要直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不敢直面这三点,而是沉醉于一厢情愿的虚构的精神狂欢里,指点江山,我国的江山会如何呢?

二),人民大众呼唤的毛时代,并非是高尚全先生所描绘的时代,而是呼唤以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为主体的毛时代。由此可知,高尚全等先生所描绘的时代(贫穷),不过是偷梁换柱,否定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这个根本的立国之体而已。再说贫穷问题,请高尚全等先生回忆一下,你们从大学毕业,到成家立业的过程,是不是有个财富积累问题?如果有,你们就无权指责贫穷,而是应该赞美从贫穷中自强不息,创造不止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如果非得攻击贫穷不可,那就是个道德良知问题了。我相信会有这个过程的,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从娘胎里就带来电脑电视和巨额财富的先例。如果能从娘胎里就能带来电脑电视,电脑电视出现的时代就是近代,而是有人类就拥有了电脑电视。

三),人民大众对文革评价与学者和官员的评价尖锐对立,这只能证明,毛泽东发动文革其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当然,如果现在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比毛时代更多了(胡锦涛新政前),那就证明毛泽东的立足点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为了个人权力,但如果事实上恰恰相反,人民大众失去了毛时代曾经拥有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那就只能证明,否定毛时代并非为了否定毛泽东,或者纠正毛时代曾经发生的错误,而是为了否定人民大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二、以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为为政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自建国以来,其执政的主体基础是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这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过程。在实践理想的过程中,我个人以为,人们可以犯错误,可以失误,但不可以改变这个大目标,更不可以抛弃或否定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否定这个执政的主体基础,就是自取毁亡。

写到此处,我们不妨看一看美国的立国思想主导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机制。在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机制中,一个根本点就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民众权利渠道,制约资本机制不可毁灭资本机制本身,也就是说,其制度机制的根本目标,是为维护资本机制而打造的,并迫使资本机制让利于民,保持资本机制不被毁灭。但我国的立国思想正与此相反,以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为主体,而不是以资本利益为主体,如果我们以美国的制度机制为范本,其结果只有一个:自毁国体。

但是,立国思想的建立,并形成人民群众的共同自觉追求之后,任何与人民群众共同自觉追求相对立的思想理论,都是破坏国家意志的行为。因为,国家意志就是人民群众(多数)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而不是少数人的追求和意志。

如果以少数人的追求和意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一个暴力反抗或暴力革命的时代,必然离我们不远了。

三、构建以人民群众评审权、监督权、问责权和票免权(造反机制)为主体的民主机制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中国应该构建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一文中有详尽论述,不再赘述。但“中国应该构建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一文中没有谈票免权,也既人民群众的造反机制问题,现在简单说一下。其实,我个认为,中国完全可以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民主新路:任命制与票免制(票免制我称为人民群众的造反机制)相结合的民主道路。并且,人民群众的票免制,是最终裁决,只要票免生效,任何权力机制,都不得重新任命该官员任新职。

我之所以称票免制为造反机制的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免掉不代表民众利益的官员,保持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受欺害,同时,保持立国思想的纯洁性,保护立国思想不受权力的污辱与拆解。

结束语

在国家存在前,取消国家的威权政治,就等于自取毁亡。但威权政治如果没有人民民主机制的制约,就会形成可怕的权贵资本主义。所以,建构人民群众评审权、监督权、问责权和票免权(造反机制)为主体的民主机制,刻不容缓。因为,只有通过建构人民群众评审权、监督权、问责权和票免权(造反机制)为主体的民主机制,才能形成我国的动态纠偏机制,也才能建构起我国的威权政治,因为,威权是建立在动态纠错机制上的国家意志。

2009217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