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我对商业零售板块的看法


 

        投资标的选择原则是:有稳定的利基市场、向新兴业态、新兴地区稳健扩张、同时管理能力及商业模式能够实现“正循环”公司。同时看好消费升级下的百货、中西部超市、在细分领域有绝对优势的专业连锁商,主题投资也是关注的一个角度。

 

1、商业零售具有天然的抗通胀与抗通缩能力,商业零售是一种服务行业,特别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商业零售企业只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销售网点即渠道采用下沉方式,刚性需求有保障,弹性需求则随经济背景而有所变化。通货膨胀时期与通货紧缩时期,刚性需求总是存在的,一个商业企业效益怎么样,只要它不折腾,不瞎搞,也不转移利润,基本可以保证不亏本。而做得好的商业零售企业,利润会非常稳定,经济不景气时候,它的利润平均化,经济繁荣时期,它还会有超额的利润增长。

         2、由于商业企业是一种差别化较小的行业,盈利预期比较稳定,很难出现超预期机会,企业缺乏那种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花边新闻题材的刺激,商业零售股,利于大资金中长期投资;一般来说,商业股的成长性与重组整合,是重要的主题性投资机会。

         3、注意区域商业龙头的机会,再就是新疆等西部因为政策倾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会有更多题材性投资机会。

 

  一、        零售行业的本质

  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行业,是商品流通的最终环节。零售商通常拥有门店等直接接触和服务于消费者的网点,是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大多数产品过剩的卖方市场,零售业在渠道为王的时代,价值尤其重要。其重要性和价值体现在:

  1、掌握广泛的网点资源,对于很多商品而言,能够进入零售渠道是其实现销售的主要途径。因此,如果在投资研究中发现某类商品具有较好的销售表现,那么销售它们的零售商也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利润。

  2、强势零售商的发展壮大可以有效的整合销售渠道、提高规模效益、节约流通成本,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3、直接和终端消费者接触,掌握市场热点和消费趋势变化,为生产商提供有效的反馈。

  总之,商业股赚的钱包括价差和上游企业给的回扣(尽管比较隐蔽)。

  二、零售业的行业情景。

  宏观层面,我国零售业持续而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才刚刚开始,零售板块在行业配置中值得重视。城市化、收入增长及消费升级是推动零售业持续增长的三个主要驱动力量。中长期来看:

  1、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购买力的持续提升,中国有望成为各类商品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并拥有收入和盈利全球领先的零售企业,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零售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消费习惯的改善。不管你承不承认,年轻一代对财富、价值观都有别于他们的父母一辈。这一点像我来自农村,特别由感触。我们父母这一辈,一年辛勤老大最大的目的,就是积累财富,不怎么还钱。他们有着强烈的储蓄动机(其实也是无奈),把能存下来的钱当作成果的考核指标。有些很有钱,但是,就是不怎么消费。苦惯了,舍不得花。呵呵,再看看我们年轻这一辈,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得差不多。有些还不够,涮信用卡。另一方面,对品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促进对百货、超市行业大发展的一个契机。

  3、城市化、城镇化、分工专业化继续。城市化和城镇化,导致人口进一步向大中城市包括经济发达的城镇,促进大型商业超市和百货商店的发展。以前这些地方的很多小店,便利店都将被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所取代。

  4、社会保障的完善,这个因素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我想社会保障制度总会越来越完善吧,总会慢慢解决大多数人的后顾之忧吧。

  5、CPI的高企,总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常态,对商业股价值的提升很有促进作用。

  三、零售业的挑战

  1、竞争的加剧,导致利润率的下降。不管内资的联华、华润、华联、物美、步步高、人人乐,还是台资的好又多、大润发,更可怕的是外资的沃尔玛、乐购、欧尚的大举进入,都在跑马圈地。竞争的加剧尤其在大城市的白热化竞争,都会使利润急剧下降。

  2、高房价和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导致居民消费能力的下降。中国人都知道,我就不展开了。

  3、物业税的征收。目前在流传,物业税先在商业地产中征收,必然会推高零售业的经营成本。

  4、网上购物的冲击。最近今年网上购物都以100%的速度增长,对零售业尤其是经营标准化很高产品的零售商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很多女孩子连衣服、鞋子都在淘宝上购物了,这个趋势,根据我的观察会越来越明显。

  5、管理水平的挑战。零售业对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随着企业的做大,如果管理不跟上去,企业发展会遇到一个瓶颈。就目前来看,在管理方面,苏宁电器和物美商业还是不错的。其他商业企业都有待改善,就像大商股份,很好质地,但是管理水平太差劲了,居然利润为负数。难道是故意的?

        四、零售股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