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对跨境资金进出保持高度警惕


  * 誓言确保资金安全与稳定

  * 不存在外资大量逃出现象

  * 跨境资金进出被严密监管

  作者 沈燕

  路透北京2月18日电---"SAFE"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简称,若按英文字义"安全"诠释,或许更易理解对于拥有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安全"何等重要.为此中国对跨境资金的进出全面拉起警戒线,防风险正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在周三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外管局副局长邓先宏明确指出,中国完全有能力控制跨境资金的流动,且对跨境资金流动的不同环节及渠道都有严格的监测和管理制度.中国将加强国际收支监测预警和危机应对工作,建立国际收支风险双向监测预警框架.

  他称,"中国不存在外资大量出逃的现象,有些撤资是境外母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抽身回国自保,并不是说他们对中国的市场丧失了信心."

  邓先宏并强调,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今日也均表示,其官员从未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接受过采访,媒体关于人民币兑美元今年可能贬至7元附近的报导纯属捏造.昨日该有关人民币贬值的报导一度加重市场外资流出的担忧.

  邓先宏表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现象十分明显,波动是正常的,但过分大幅波动不正常.中国的目标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不存在外资大量逃出现象**

  在全球金融危机未见底的动荡期,跨境资金的大规模异动无疑会给本国的币值和经济带来极大危害.要实现均衡管理,就必须对外汇进出洞察秋毫,而这也直接考验着管理者水平.

  邓先宏提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有长期的吸引力.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的外方利润汇出与外商撤资现象是正常合法行为,符合外汇管理规定,并不是对中国市场丧失了信心.

  中国1月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金额为75.41亿美元,同比下降32.6%.去年12月FDI为59.78亿美元.

  他称,的确存在有些跨国公司因母公司在境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经营困难和资金短缺的情况,将一些属于外方分配的利润汇出,也有外商撤资的现象,"目前汇出分配的利润可能多一点,撤资稍微多一点,但是总的来看不是什麽大问题."

  他并表示,中国1月仍然是资本净流入状况,中国能防范跨境资本的集中大进大出和短期资金的大起大落.

  2008年全年中国外汇形势有较大起伏.上半年外汇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新增外汇储备2,806亿美元;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影响,外汇净流入放缓,新增外汇储备1,372亿美元,约为上半年的一半.

  **确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邓先宏并称,中国将放宽跨境融资限制,便利企业对外投资.同时将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和优化资产配置,积极拓展外汇储备运用渠道和方式.而中国合理摆布外汇储备中货币资产结构,确保了外汇储备保值增值.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近年来快速增长至世界第一,2008年末外汇储备达到1.95万亿美元.中国2008年国际经常项目顺差达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增幅同比下降约27个百分点.

  至于中国外汇储备经营的安全性,外管局副局长方上浦明确表示,"到2008年底,国家外汇储备总资产保持总体安全,同时为应对危机准备了充足的流动性,并取得了相应的经营收益".但其末给出更多细节.

  对于中国的外汇监管,邓先宏还是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心.他表示,中国在跨境资金流动的不同环节、不同渠道都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手段,包括国际收支申报统计、贸易进出口联网核查、个人结售汇、直接投资、外汇账户等方面都有现代化的电子管理手段.

  "通过这些电子化系统,既可以了解总量的情况,发现一些趋势性的问题,也能了解微观方面每个交易环节的情况,...有国际收支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这些都有利于我们防范跨境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

  不过,也有受访的业内人士提到,看似全面的监测手段,的确有助于早发现问题,"但目前只可以作总量的分析,而难以对结构进行分析,亦难体现不同时期外汇监管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