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与计算


文/刘海铭

我探讨的算计和计算,不是数学,不是逻辑学,也不是统筹学,更不是人文学,但与这些学均有一定关系。

算计和计算,是两种思维模式,是两种行为意识,两个字一颠倒,截然是两种大相径庭的思维形态和处事方略,终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孔夫子觉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刘海铭认为,为人者,性有恶,性不等,修行为。算计性思维形成算计型思维模式,计算性意识导致计算型思维结构,此二者是判别与形成人之根性优劣的重要基础。

算计的宾语是人,是他人的事,是他人的行为,是他人的空间,是他人的进步,是他人的失语,是他人的一切。计算的宾语是事,是自己的事,是自己的事业,是自己的平台,是自己的路径,是自己的得失,是自己的全部。

爱算计人的人的发展过程是围绕他人的发展过程而发展的,是践踏他人偶尔的成与败、名与利而提升自己的。爱计算事的人的发展途径是沿着自己的人生规划而求索的,是总结自己短期的得与失、荣与辱而优化自己的。

算计人的思维在于短期占有,抢占他人的东西,掠夺他人的财智,嫁接他人的荣耀,打压他人的情绪,挤兑他人的言行。计算事的意识在乎总体成本,配置宝贵的时间,节约有限的精力,培育实诚的威望,打磨过硬的能力,强化劲道的素养。算计人的人不予修持人性的品牌,计算事的人专心砥砺自我的德行。算计人的人安身立命、考量事物的第一神经是排斥与找茬,是反动的,是叛逆的,意图是损人利己;计算事的人为人处世、判断是非的第一思维是崇优与找错,是主动的,是顺向的,目的是克己为人。

勤于算计的人活的很累,很被动。精于计算的人过的很实,很自在。

热衷于算计的人总是习惯于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痛苦于占不尽更多的便宜,懊恼于步步为营屡屡滞后。游刃于计算的人得宜于自己的阳关大道自己在开拓,享受于开拓的乐趣,兴奋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算计他人有时就是算计自己,毁损他人有时就是毁损自己,因为山不转水转,天不转云转。弹劾对方有时正是帮助对方,打压对手有时正是抬升对手,因为反作用力也是力,注意力也是力。

苦于算计不一定每每能得逞,次次可见效。被愚弄者总有开蒙的时刻,被欺瞒者总有清醒的机会。

生活圈、团队中多有一些计算事的人是幸福的,是能共同进步的,是要出成果的,是会逐渐优质起来的。合作圈、利益场偶有几个算计人的是不幸的,是要阻碍发展的,是会消耗资源的,是要不断派生矛盾的。

企业中有了算计人的人不利于竞争和创新,机关中有了算计人的人不利于稳定与秩序,家族中有了算计人的人不利于和睦及亲邻。

算计人的人一旦得势和当权,激情生发的土壤就要流失必要养分,奋发向上的环境就要失去生态平衡,和谐进步的局面就可能乱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