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G升级:让海外供货商屏息关注?


  3G的市场机遇时候巨大的,这是全球经济仍在低迷时期的最大看点之一。中国信息产业的3G升级计划,也确实让很多海外电信设备供应商屏息关注,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但就实际而言 ,在这一轮升级过程中,海外电信设备供货商将面临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强大挑战。同时,本土和海外企业都不应对投资中国市场的早期利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在巴塞罗那200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说,今年年底前,中国将在284个城市提供3G服务,3G网络将覆盖74%的中国人口。中国政府今年1月初宣布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3G引领生活”的巨幅广告牌随处可见,提醒人们3G时代正在到来。中国计划在今明两年内直接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用于3G网络升级。

  业界分析,在未来三年内,包括3G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制造、运营服务、信息服务在内的通信产业链的形成将有望拉动近两万亿元的社会投资。华盛顿研究机构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ITIF)高级分析师欧奇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景对于海外电信设备供应商来说格外具有吸引力。他说:“中国市场的规模如此庞大,任何一家电信设备供应商都无法置身其外。中国目前正式启动3G技术标准,这意味着海外供应商的现有产品可以无须改造直接进入中国。”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亿3000万人,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都居于世界首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11个月,中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超过204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而电信产业目前占中国GDP比重已经增加到7%左右。和几年前中国建设2G网络时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等国外供应商拿下将近90%的供货合同相比,中国升级3G过程中,国外供应商面临的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将明显增加。总部设在北京的电信行业咨询公司BDA中国预测,诺基亚、爱立信、以及阿尔卡特-朗讯这三家西方公司在中国3G市场建设投资中拿到的合同金额不会超过50%。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高级分析师欧奇认为,华为、中兴、和大唐等本土企业的竞标实力不容小觑。来自中国的行业分析显示,未来三年内,中国将有接近两亿用户使用包括移动电视和移动网络等3G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