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凡人


        如果有人说你不成熟,说明你还没有适应社会。如果有人说你不适应社会,那说明你还没有成熟。

        什么是成熟?其中之一就是:不自高自大,发现自己的渺小。

                                                                    ( 一)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小孩子听说了贝多芬的故事,撇嘴说:哼,我比他强。当时大家都笑,作者却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只有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才能进步。以前特别爱看一些鼓励人的书,看了之后觉得身上有股力量。可是,慢慢地发现,除了看书时的激动,看完书后,自己还是从前的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无法超越,或是很难超越的呢?

       如果看见一个人很出息,马上心里就反应:我将来一定比他强。如果是在小时候这样想,这样说,那人家还说你有理想。如果成年人还这样说:人家不仅认为你不成熟,还认为你头脑有问题,可能是智障。

      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地烦恼。总是找不出原因。期望值太大可能是一种内在的原因,是一种自己种下的折磨自己的“内动力”。当有一天,一个在我们眼里很有出息的同学说出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普通人”时,才恍然大悟————

       我们真的只是普通人。我们的痛苦,就是把理想延伸的太久了,把理想都变成幻想了。回过头来再想,用佛家的话说,这是不是妄想呢?如果早有平等的念头,还会那么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吗?这个平等,就是人的本身是平等的;平等的另一面——不平等,只是说机会不平等。为什么会有机会不平等?好像佛家也给了答案:业力的作用!

       业力为什么这样作用?那是上辈子的事,或是无数个前世的事,我们凡人,真是不知道的。

                                                      (二)    

        懂得了“我是凡人”,有什么作用呢?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个感悟能对治一个毛病——放不下架子,不想做小事,眼高手低,成天想些遥远的事情,对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顾,也做不好。到了后来,在别人的眼里都成了怪物,自己还在那里自以为理想远大。

       懂得了“我是凡人”,再看自己周围,就不会觉得无聊,不会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就会发现,每个事情都有它值得做的一面。   有些事情看来很虚,可是不会务虚,就做不好实事——你连实事的边也靠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