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闲来无事。翻到《商业评论》2005年12月号的HBR案例专栏《美美小厨,直营还是特许》,美美小厨是一家创立于1995年的中式快餐品牌,到1999年,已先后在上海、宁波、武汉开了5家直营店。2000年,公司开始进行特许经营。到2005年8月,公司已经发展了97家加盟店,直营店也上升到10家,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但在美美小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资金缺乏导致配送中心建设速度慢、加盟商对公司推行的一卡通持抵触情绪、个别加盟商与公司经营思路不一致等等,其中最困扰股东的是如何处理直营店和加盟店关系。读罢该案例,感触颇深,以下结合上市过程中的积累的经验,对于营销网络这一热点话题稍作探讨。
问题一:需要建设什么样的营销网络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快速消费品成为资本炙手可热的行业。这股消费品投资热潮,肇始于2007年上半年银泰百货、味千拉面及百丽鞋业等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因得到巨资热捧,从而确立了资本市场认可的商业模式,“网络为王”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些理念也深得国内市场认同,具备品牌和销售网络的消费品公司,陆续登陆A股市场,表现抢眼。从报喜鸟、美邦服饰,到罗莱家纺和星期六无不顺应潮流,拷贝这种既定商业模式,把营销网络建设作为募集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向。
市场在认可一种商业模式的同时,却不经意间走入了另一个误区。直营店与加盟店两种模式相比,似乎市场更认可直营模式,极端者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加盟店,认为加盟店的风险较大,不易控制,不能算作公司有效的营销网络。客观分析,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直营店由公司直接负责经营管理,可控性高,由于无需向第三方让利,直营店利润率也高于加盟店,但直营店需要在店租、设备、采购等方面投入资金,对公司资金实力要求较高。加盟店由加盟商负责投资和经营,可利用加盟商的资源迅速占领市场,但也会对加盟店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一旦加盟店不能顺利续约,会对销售系统形成冲击。
市场在不断地犯错,也在不断地纠错。若干年前对于生产能力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七匹狼自身生产能力不足,有相当部分产能是外包出去的,当时市场上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不同看法,认为传统制造型企业一定得有独立的生产系统,否则会带来质量控制、交货期等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轻资产”概念出现,使得这些争议风平浪静。与此类似,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均为企业不同的战略服务,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种模式都造就了成功的企业,KFC不就是采用的特许加盟模式吗?
问题二: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加盟关系
加盟模式的核心是要考虑,在公司与加盟商之间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加盟关系。长期以来,有些公司在处理加盟商的事务方面重控制,轻服务;重命令,轻协商;重利益,轻感情,而未能与加盟商之间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出现与加盟商矛盾摩擦不断,甚至某些品牌区域加盟商出现一夜之间全部改头换面,加入竞争对手的极端情形。市场对加盟模式有不同看法,根本原因也与此有关。
在打造与加盟商关系的过程中,服务和控制这两点很很重要,服务是为了达到更为有效的控制,确保销售体系稳定。美美小厨这个餐饮行业案例中,公司与加盟商已经出现了摩擦,尽管还不是很严重,发展下去结果便难以预料,从案例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完善服务:
首先加强研发力量,加大新菜品研发力度,缩短新菜品上市周期,研发能力不仅是满足市场需要,也是吸引经销商的重要砝码,经销商即便是想单干,也得掂量掂量。
其次加快配送网络建设,由于配送网络建设滞后,允许经销商就地采购部分材料,部分经销商追求短期利益,购买低价劣质原料,已经给公司经营埋下了隐患,餐饮行业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再次加快团队建设,储备技术人才,加盟店间“大厨挖角”、“牛柳口感”事件,均说明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远远落后于公司店面的扩张。
归根到底,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连锁体系,这些服务措施到位了,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度自然就加强了。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加盟商就是公司的客户,美美小厨想继续快速发展,就得千方百计让加盟商能够赚取到合理的利润,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问题三:需要如何均衡两种模式
直营和加盟模式适用于不同公司,也适用于公司不同时期。无论是餐饮、服装还是其他行业,随着公司实力不断增强,出于对市场控制方面的考虑因素,相当多公司从加盟模式转换到直营模式,这在国内俨然成为一种趋势,这个过程又是一个与加盟商利益冲突的喋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