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只能卖历史?》


《酒只能卖历史?》

作者:赵泗水

200925

     20081218日的这一天,有两件大事发生:第一件是著名贺岁片导演冯小刚的又一贺岁力作《非诚勿扰》首映;第二件是《水立方特许产品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召开,由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携手贵州茅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水立方酒”成为其中最有噱头的一款产品。

发布会当天,在水立方品牌效应的催化下,百分之百的高媒体到会率使负责媒体邀请工作的会务承办单位(唯来爱博营销传播机构即唯来爱博营销策划<北京>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有些乐得合不拢嘴。会后不少媒体也就此事进行了客观、公正的报道。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酒营销方面的同行(亦是好朋友)对“水立方酒”的历史积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多认为“水立方酒”缺乏酒营销过程中惯例性的历史积淀。

首先还是要感谢提出这些不同意见和疑问的朋友,同时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首先这个问题如果进一步深挖的话,应该能够分为两个问题,第一酒的营销过程中是不是必须有“历史积淀”?第二“水立方酒”是否缺乏历史积淀?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酒的营销是不是必须有“历史积淀”?

【送长辈“黄金酒”】

作为另一款时下较“红”的酒产品,同时也是没有拿历史说事的产品,我想史玉柱和他的“黄金酒”很有一定的代表性。

史玉柱可谓是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升级为“一个爱吃螃蟹的人”,黄金酒绝对不是他第一次颠覆传统。脑白金、征途都是他不断审视产品特性后作出的动作。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大背景下,一个敢于“离经叛道”的人无疑是传统的排斥对象,就像脑白金的广告屡次被评为10大最××广告。即便如此,那又如何?

正确的切入点,必定要起始于产品特性,植入于受众消费习惯,又称“源于特性,植于习惯”。黄金酒显然在营销思想上沿用了脑白金的“指父母、打儿女”的基本策略,同时又以一连串的“送长辈”“送老师”“送同事”……这般简单、短促、有力的口号轰炸着消费者的耳朵。

从营销思想,到表现形式,都带有标准的史派风格。

读到这里,有人要说,黄金酒是走滋补功能路线的,而“水立方酒”似乎并没有在滋补方面的特性或者优势。

的确,“水立方酒”作为单一产品,它无法将各种特性集于一身。

历史积淀不仅酒在用,啤酒、红酒似乎都前赴后继的在使用这一惯例,但是在酒市场中价值体现的不唯一性,也正是允许兼容并包的前提。

【水立方酒的历史积淀】

“水立方酒”究竟有没有历史积淀呢?

我个人认为还是有的。

只是“水立方酒”的历史积淀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动辄上百年的历史,或者酒窖窖泥云云。而是对2008奥运会的纪念,它是将中国酒文化与奥运会的一次结合,将我们对奥运会的纪念植入了中国酒文化的一个品牌行为。

所以,“水立方酒”的历史积淀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

甚至在于以后。

借用一句春晚小品里的台词“等到下次奥运会轮到北京,估计你我都在公主坟了。”

应该说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情分民族,对人、对事都有点“念想”,水立方、鸟巢在北京,想看一次还真的费点周折。而“水立方酒”可以说是将酒文化和奥运记忆的一次完美融合。

【中国人爱喝酒】

话题说到这里,摊点题外话。中国人在饮宴的时候确实是一个无酒不欢的民族,刚刚过完年,这一点尤为切身体会。

尤其这个春节,奔走于山东、山西、河北、辽宁之间,各色酒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有各的根据地,一年一个流行趋势。其实都不过是营销人的杰作。

那日酒醉之后与一舍弟闲谈,纵数这些年流行过的酒品牌如下:孔府、秦池、道光、郎、店小二、口子、水井坊、剑南春、竹叶青、红星御酒、牛栏山、金六福、四特、山庄老酒、丛台、张弓、西凤、汾酒、五粮液……纵览之下,唯茅台从未推出历史舞台。

这又能说明些什么呢?

我想更加是见仁见智吧。

 

————————————————————

作者介绍:

赵泗水,爱博营销传播机构(唯来爱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赵泗水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qi198269

唯来爱博(爱博营销传播机构):http://www.value-abl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