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响应之乱


新京报2月6日报道 截至目前,由降水异常偏少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导致的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北方冬麦区旱情为30年一遇,小麦主产区旱情为50年一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又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剧,干旱或者暴雨也将越来越剧。今之北方12省干旱,无论30年一遇还是50年一遇,其实早在情理之中。自从北京的冬天多少年看不到经常的雪,这种极端干旱情形早晚都会发生。所以,我不担心农民颗粒无收。尽管报道说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其中冬麦主产区受旱面积1.43亿亩,重旱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可是从中国国库充盈度判断,2-3年之内,还不会发生因干旱而饿死人的事情。
 
我困惑的是我们的政府在灾难面前的手足无措。据报道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又紧急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两天之内连变两个级别,说明2月4日的判断是错误的。然则,我们的专家是干什么吃的?我们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由此,我担心农业部“增加移动式灌溉机具数量,提高灌溉能力,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应对措施是否英明和正确,同时也担心“中央财政再拨3亿抗旱”的决策是不是正确。事实上,财政部已经举止失措,在得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调高抗旱应急响应级别之后,财政部也于昨日宣布再次调整财政拨付计划。其中的混乱,可以想见.
 
如果说老百姓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失常还可以理解,而我们的政府表现也如此糟糕,则让人匪夷所思。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平时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准备,我们的专家也根本没有作过这方面的研究。而经常挂在官员嘴上的所谓的应急预案都是表面文章,为了平时做报告和年终做总结用的。果真如此,则是国家和民族的不幸,也可以说比特大干旱或者暴雨更可怕。文/蒋伏利[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