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金融业“大爆炸”


  最初的大爆炸创造了宇宙。韩国政府正在实施自己更为平淡的大爆炸——金融服务业自由化——使之成为该行业著名的宇宙内爆。

  本周三最终生效的韩国《资本市场合并法》(Capital Markets Consolidation Act)在几年前最初构思时无疑是出于好意。韩国这个世界第十大资本市场有点名不符实。商业银行占据了金融业的主体,且没有一家上规模的本土投资银行。约50家证券公司你争我夺,就为着一些既不激动人心又不是特别能赚钱的业务。约70%的行业收入来自于纯粹的经纪业务,佣金则因为竞争而被压得更低。资本市场自身正在萎缩。股票市场市值已经低于2005年的水平,股票发行量已缩减成涓涓细流: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的数据,韩国股票市场去年的融资额还不到40亿美元,而1999年时有150亿美元。公司债的发行量仅相当于2002年峰值水平的60%。以占经济总产出的比例来衡量,资本市场在过去10年的大部分时间一直呈下滑趋势,甚至在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前就开始了。

  韩国希望成为地区性金融中心,其措施包括:重新平衡金融业,减少对银行的倚重;鼓励更多合并;幸运的话,为一两家本土投资银行的成立创造条件。放松监管也应该让市场对于已经活跃在某些部门的外国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以金融衍生品为例——韩国衍生品交易总量居全球第三——外国投资者控制了43%的Kospi期权市场。但是韩国政府选择的时机非常糟糕:外国银行正缩减海外风险敞口,而不是扩张。与此同时,韩国国内的金融服务企业正蒙受亏损,必须筹措资金;而且将不同部门硬拴在一起并不是一剂万能药。例如,合并后的经纪与基金管理部门仍将向银行支付丰厚的销售费用。与其说这是一场大爆炸,倒不如说是韩国金融业的一声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