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百辉:中国切割机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


  文/罗百辉 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模具工业飞跃发展,直接影响到作为模具加工设备子行业的切割机行业,切割机行业开始涌现一批国内领先地位的企业,但由于行业发展比较晚,整体上存在不少问题,未来的发展还需方向性策略指导。

  一、切割机行业现状分析

  1、切割机情况

  中国目前生产切割机的企业40多家,以民营、个体、股份制企业居多。焊割机具在2000年的统计为:门式切割机380台、小车式切割机14650台、等离子切割机10500台、焊割炬250万套,割嘴189万只。

  中国数控切割行业发展比较晚,国内有十几家数控切割机生产厂家,每年市场需求量约在350-400台,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产品不足市场总量的10%。目前国内数控切割机生产厂家主要有上海伊萨切割机械有限公司、梅塞尔切割焊接有限公司(昆山),他们在技术上得到了国外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哈尔滨四海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切割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机械电子设备制造厂、中船总公司船舶工艺研究所、深圳博利昌数控切割设备公司、无锡华联焊割设备厂等企业,则利用各自企业自身的优势,在技术上发展也很快,产品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2、焊接辅助设备与器具情况

  中国切割行业的产品发展打破了焊接与切割之间的传统界线,其产品已跨接焊接、切割两大行业,有很多企业同时生产焊接和切割设备。

  焊接辅助设备应为焊接工艺装备,它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包括坡口加工设备,焊接装配工夹具,焊接变位机,焊接操作机,焊件后处理设备,专用成套焊接设备,机器人工作站和焊接生产线等。我国已有24家焊接装备生产企业,年产量2000万元以上的已有10多家。有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已具有较大的规模,某些焊接装备已实现批量生产。如无锡阳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01年的销售总额已达1.2亿。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8m×10m重型立柱横梁式操作机,重型焊接滚轮架的最大吨位达400T。自动防窜滚轮架已研制成功并投运多年,防窜精度为±1.5mm。焊接变位机已系列化生产,最大承载能力达100T。

  国内焊接配套器具的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质量已接近国际水平。生产送丝机、各种焊枪及各类枪体的配件、电焊钳、导电嘴、减压器、流量计、电焊面罩、焊条焊剂烘干设备、陶瓷喷嘴等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共34家,年产值超过亿元。其中广州阿比泰克焊接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国内多家焊枪配套件厂家组成集团公司,生产规模很大,2001年焊枪总产量已达9000万元。

  二、切割机行业存在问题

  1.市场无序竞争,表现在互相贬低、互相压价、互相挖人;

  2.研发投入少,或根本没有投入;

  3.无差异性优势,少有民族品牌,在机械和控制水平上与国外产品差别不大,但对国外控制系统了解不透,只停留在会应用的水平;

  4.企业间合作少,不能联合起来开辟市场,比如在配套件的采购上企业集中起来会降低成本。

  三、切割机行业发展策略

  为加快切割机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政府要从宏观市场上加以调控。生产企业内部要不断创新先进的工艺技术,不断完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更新设备,狠抓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工具基体材料使用率。走集团化或联合企业的道路,组建几个大的企业集团,引导行业发展,创造自己的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技术水平。

 

 

 

作者简介

  

简介:罗百辉,70年代人,出生湖南衡阳,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员,企博网优秀职业博客,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模具专家论坛版主,深圳市模具技术协会专家委员,北京华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中国机械人才网、《东方模具》杂志社等多家工业媒体专家顾问/编委,清华大学盛景商学院MBA,制造业资深职业经理人。在多家制造型企业先后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经理、制造副总、分公司经理等职。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资源与优势:

.1996年南下广东,先后跻身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经济圈,早期曾自行开发PaulCAD设计软件提升业界设计效率,并入编中国网络名人世界、环球人物资料库、中国IT模具产业概念整合先锋,作为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及西部经济圈的制造业有一定的研究。

.在多家制造型企业先后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经理、制造副总、分公司经理等职。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人事行政、品质、财务、营销战略、工厂筹建等方面有多年的全盘实战管理经验。

.美国Nitron专家组成员、中国精英网注册认证会员、中国谋士联盟实战派专家、北京华通管理咨询公司培训顾问,同时也是步步为赢国际训练机构、湖南培训在线.com经理人俱乐部推荐职业经理人,培训领域涉及企业战略、团队管理、营销策划、人力资源、采购物流、沙盘模拟、资格认证、语言培训、专业技能、拓展训练、总裁研修、项目管理、个人技能等。

.成功地利用博客优势建立了广泛的价值人脉和图书出版资源,是企博网、价值中国网及模具网、国际模具网、长三角模具网等工业媒体专栏作家,已经出版有《冲压模具技术问答》、《生产管理工具箱》,作品《企业管理九段位》入编《中国管理年鉴》创刊版。

.在全国各制造和管理类核心期刊杂志自由撰稿,是《模具制造》、《中国模具》、《中国机械与金属》、《现代模具工业》、《现代金属加工》等多家行业杂志特约专栏作家。 

 相关链接 

金融危机下中国模具工业积极突围

中国模具产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IT模具产业:品牌经营加速可持续发展

中国模具工业:全方位创新突围转型之路

站在拐角处的中国模具业现状与发展

罗百辉: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的模具制造业基地

罗百辉:向外资模具企业学习狼道管理

罗百辉:欧美模具企业的管理特色

罗百辉:现代模具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尚需在9大方向努力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机遇大于挑战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再次腾飞

罗百辉:外资布局中国,模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

罗百辉:模具工业进入产业升级关键时期

罗百辉:中国模具产业园区域分布及现状分析

罗百辉:长三角模具制造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罗百辉:上海模具业发展的六大竞争优势

罗百辉:浙江黄岩模具企业的发展之路

罗百辉:湖南模具工业概况与发展思路

罗百辉:长沙打造“湖南汽车产业走廊”的特色战略

罗百辉:“华南城模式”被克隆

罗百辉:模具企业品牌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罗百辉:中国模具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三步走战略

罗百辉:中国中小模具企业如何改革?

罗百辉:中国中小模具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之道

中小模具企业发展之道:加速发展高档模具

罗百辉:中国模具城从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

罗百辉;中国模具企业的联合发展之路

罗百辉:模具行业企业需转变策略

罗百辉:金融危机下企业营销转型策略

罗百辉:掀起模具行业的电子商务热潮

罗百辉:电子商务助模具行业应对金融危机

罗百辉:模具行业CAD/CAM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罗百辉:中小民营钢铁企业资金链危机

罗百辉:2009年中国模具钢材市场趋势预测

中国模具行业最具影响力专家出炉

罗百辉:基于国际化竞争的中国五金企业营销策略

罗百辉:盘点2008年中国五金行业十件大事

罗百辉:中国五金业技术创新30年

罗百辉:中国五金行业巨头浮出水面

罗百辉:2009年磨料磨具行业的发展策略

罗百辉:中国橡胶轮胎模具业发展概况

罗百辉:中国冲压模具发展状况与趋势展望

罗百辉: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罗百辉:中国IT模具的区域分布和市场发展状况

行业综述:中国IT模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度分析

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特色区域发展模式

中国汽车模具行业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汽车模具产业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

汽车模具产业:电子信息化促行业协同发展

特别策划:全方位置的质量管理

外发冲模加工质量的控制

绿色模具渐成制造业主流

中国模具产业:技术现状与发展中的问题解决之道

罗百辉:中国模具工业发展急需解决五大问题

专家视点:模具企业如何实施成本控制 

专家视点:如何实施冲压模具的寿命管理

《冲压模具技术问答》前言(代序)

工模设计指引

模具制造行业技术工种职业标准

《模具设计师》职业标准

冲模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模具技术之模具爆裂原因分析

罗百辉:模具加工精度决定企业竞争力

罗百辉:模具精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