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感悟:
老子开篇指出宇宙自然法则,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宇宙法则。“道”本虚空,而“名”本空无。就如禅宗一般,不立文字,但禅宗的经书却是最多的。六祖不识文字,却能够解读佛法的真实含义,所以真正的智慧,与文字无关,文字语言,只是帮助大家的工具。比如大家现在要从广州去北京,会有很多的方式选择,可以坐汽车、火车、飞机,如果有时间,走路也可以,虽我们去的方式不同,但目的地却是一样的,而文字语言,仅仅是告诉你大部分人去北京的办法,而选择何种方式,路途的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已可以感悟得到。
无与有,是道的两种方式。比如两军对战,一条妙计的运用过程。这条妙计的开始,总是在许多因缘下产生的,许多人看不到某种因缘的出现,我们就可以称为“无”,当战争因为计谋的缘故胜利,许多人看到战争的胜利,失败者想从中吸取教训,就要从结果中找出头绪,我们可以称为“有”。有与无,本身都出自道,只是名称有所不同,此两者产生的过程,又有太多因缘巧合,所以其中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算讲出来,许多人也不太明白。这种因缘,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出来的,但一般人对不理解的事,总用“神”,或者用“玄”来理解,然而真正的“道”,又不是一般的玄妙、深远可以理解的,可如果你想看“道”的话,这又是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