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再博多少年才罢休


    到今天,我的博客整整开了三年。三年来,除了在开始的几个月周末有休博,基本上做到了每天一博。我现在出差的时候,经常碰到有朋友说是我博客的忠实读者,我甚至遇到一位地方的市领导能背出我一些博文的核心语录。与我维护自己博一天不拉的精神比,我听到有博友说能一天不拉地读我的博,我觉得比我自己写的精神还不容易。其实还有一种现象更让我敬佩的,是有些朋友因为我在校园演讲中的鼓励或者我在博客中的提议,而决定每天一博,也真有几位朋友做到了每天一博,而且超越了3个月的生死期,我对这些朋友除了表示赞赏,也怀有深深的敬意。人生在世,得以有机会以博客形式相识,能彼此有所造就,也真算有缘。

    博是生活的反应,博也是对于生活吸纳与消化的一种能力。有些朋友觉得我的工作内容很多,是的,正因为涉及面多所以才有丰富的视角,但是其实在这些视角中我是有所专精的,具体而论就是我的研究咨询专长才是我的这种多样化涉及的本钱,有此专长就有了整合的主线、有了扩展的据点、也有了对于生活与工作素材加以分析消化的加工器。我们周围的生活,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玩,在在有学问,处处有讲究,它们要转变成我们的生活经验需要我们有探索的勇气、有观察的敏感、有耐心的琢磨、有反思的习惯、有前瞻的设计、有自觉的沟通、有主动的动员,而在有了这些我们作为一个主体的思维与行动之后,我们的信息丰富性就大有增加。但我们也不只以增加为限,我们需要在现在增加的基础上避免简单重复、忘记与炒冷饭,因此我们所进行的记录、反思、提升就非常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特别鼓励大家一起写博客的真正原因。

    世界是无比丰富的,我见人未见,人见我未见,记录在博中,对我们而论就是见识;人人见皮毛纷杂而未见关键,人人忙忙碌碌而未反思,你见了思了,有核心心得在博中与人共享,此所谓洞察;见多了、想多了,对于很多问题有了构想,甚至只是灵光一现,这样的经验累积多了,就更加形成对于未来未定问题的掌控力,对于前进方向的辨识力,此所谓远见。说到底,博客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博客甚至也不一定是最佳的沟通方式,但是博客至少是一个不错的上述信息的管理工具,我有时候就想,连个博客都搞不定,其他很多事情大概是夸夸其谈居多了。其实,博对于我而论只是表达方式之一,我还有专栏、日记等其他记录与表达方式,我曾经看到有博友在评论中好奇我的博能持续多长时间,我这么说吧,对于我来说,写博是个习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负担;博对我来说是个有点乐趣的表达场所,除非到我感到无趣而发现有了更好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我本来就有写作的爱好,写博满足我的这个爱好,所以我其实觉得写它跟一些人玩高尔夫球和骑马一样,是个不错的业余爱好。至少从现在来看,这博写个十年八年丝毫没有什么问题。

 

 

昨日场景:主持上海奔驰俱乐部开幕礼并首届奔驰精英论坛。邀请郎咸平教授对金融危机的观察。

 

今日小诗:

雨夜

 

新枝递绿,

雨滴上颤微微花头。

昨夜水声,

一个城里有人未眠未休。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腌荠豆瓣汤

鲜雪里蕻半斤切成细段,用盐酌量抓挤,至出水抓干备用。蚕豆瓣三两。起橄榄油锅,小炒豆瓣,加水中火煮十分,放骨汤调之。然后放入雪里蕻,不放盐。待开锅后煮三分盛碗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