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的调查报告


透视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谈优质早期教育的实施

—关于《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的调查报告

03岁是大脑潜能开发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03岁早期教育的关心,已经成为社会、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婴幼儿的成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进行的,家庭可以说是婴幼儿成长的首要环境,父母、长辈的教养观念与教养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启蒙阶段和发展进程。这种教育是终身的,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随着大教育观的形成,家庭教养状况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于是,进行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的调查及对优质早期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调查目标

因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关键是家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家长科学育儿的期望和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所以我们想通过《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基本状况,了解我市早期教育的发展情况,树立优质早期教育观念,提高我市散居婴幼儿受教育率,帮助家长寻求并实践比较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科学育儿水平,促进03岁的婴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二、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我园周边的20003岁的婴幼儿家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36份。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

采取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方式获取研究资料与相关信息。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最大的教育困惑或难题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一)问卷的形成

1、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指导、大脑发展关键期的科学论证以及日本学者木村久的潜能递减规律的教育启示,我们参考了《上海地区0-3岁亲子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着手编排《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状况调查表》。

2、根据访谈和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我们确定了问卷所涵盖的三方面内容。

1)了解0-3岁散居婴幼儿人数及家庭教养方式。

2)了解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经济能力)。

3)了解家庭对开展0-3岁优质早期教育的理解与需求。

3、经过课题组成员的互评,我们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删减,在宝宝主页里增加了孩子的性格和带孩子的人两项调查,又在文字的严谨性上进行把关,接着又在本园教师中进行样本预测,再次进行二次删改,努力使问卷为研究提供较为精确和真实的数据。

4、问卷最终形成,并进行施测、回收、统计和分析的研究工作。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03岁婴幼儿家庭的教养现状真可谓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家庭中对0—3岁婴幼儿高度关注爱护与传统滞后的教养方式并存。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教育观念的变化,还没有完全及时地转化为科学、优质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对03岁婴幼儿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还没能有效地促进其健康发展。30%0—3岁婴幼儿由祖辈抚养;65%的家庭对孩子保护过多;年轻父母缺乏必要的教养知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重养轻教,教育意识淡薄;家庭中代际差异及教养态度中的冲突增多;亲子活动的时间空间缺失严重,等等。喜的是家庭成员有迫切掌握早期科学抚养的需求,重视非智力因素和培养的比率在逐步升高,对学前教育机构也寄于了极大的期望与信赖,很多父母都能给孩子尊重和关爱,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方面还存在很多疑惑和不解,所有这些现象都在警示着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动员学前教育机构和一切社会力量,加强0—3岁婴幼儿教养的管理,探索0—6岁婴幼儿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源源动力和价值取向。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特征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而家庭教养的意识和观念则是指引教养行为、教养方式产生的向导,从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现状存在的一些根源。

您认为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

父母的教育观

环境

遗传

74%

64%

63%

家长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观决定着孩子的成长,遗传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良好的生活环境、教养条件也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家长们开始认可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心理发育、智力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实施优质早期教育的一个切入点,也坚定了我们进行此项研究和实践的信心和决心。

您依据什么衡量03岁的孩子发育水平?

适应能力

运动能力

话说得好不好

认东西多少

和他人比较

84%

68%

52%

37%

18%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

从游戏中培养综合体能、智能

个性品质

与人交往

学习识字算术

52%

29%

15%

4%

在这两项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家长们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教育理念也在逐步提高,大部分家长改变了以往凭认知来衡量孩子发育水平的传统观念,而更加看重的是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更加注重了孩子的良好个性、行为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而这一切都应该通过优质的早期教育来实施、引导、培养、提高。

您认为孩子开始教育的最佳时段为

出生开始

一岁以后

三岁以后

47%

38%

13%

 

您认为03岁孩子是否需要正规教育

79%

21%

人的生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教育时机,则是生命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家长们认为:孩子应该接受教育的时候而不开始,浪费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生命的潜能,甚至是一生的发展。孩子接受教育的关键期不容忽视。犹如宇宙有一定运转规律一样,人的发展也有一个大体的定数。所以,学习应当从有生命的时候开始。越是早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就越大。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仅有2%的家长认为,最佳开始教育的时段为上小学以后,仅有21%的家长选择03岁孩子不需要接受正规教育,但真正认可教育应从0岁开始的家长仅占到47%,而剩余的则占到了53%,这就说明,03岁的早期教育还有盲区,我们的实施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您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方式是

民主式

家长式

其他

70%

24%

6%

 

您崇尚的教育方法是

 

赏识教育

挫折教育

其他

87%

10%

3%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方式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照看方式偏向溺爱,容易造成孩子过分依赖心理。2、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看护人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更好的理解和实践各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便提高0-3岁儿童的教养水平。3、教育观念存在误区。家长的教养观念重视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却舍不得让孩子经受挫折,家长们还不能真正了解对孩子真正有益的应该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较强的适应生活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4、忽视发挥幼儿主体。

在对家长进行有关早期教育机构的认识和需求时,我们收到了各种反馈:如您认为早期教育应该用什么形式来开展?32%的家长选择交给专业机构,29%的家长选择自己教;您认为亲子园是个什么样的机构?15%的家长认为是幼儿游乐场所,5%的家长认为是幼儿园;您为孩子选择早期教育机构时,会考虑哪些因素?79%的家长选择了教师素质,75%的家长选择了科学课程,54%的家长选择了环境安全;您认为在早教机构里应加强孩子哪方面的教育?56%的家长选择了交往能力,42%的家长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34%的家长选择了游戏能力,30%的家长选择了基础知识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信息,使我们能在现有基础上,更加有的放矢地实施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给03岁的婴幼儿家庭以科学、有效地指导。

    (三)建议和措施

作为徐州幼师的亲子园,我园更是把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科研工作放在核心位置。通过以上的前期调查发现,目前3岁前婴幼儿亲子早期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二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三是年轻父母缺乏教养子女的知识和技能。四是家庭中亲子游戏的时间、空间少,且教育的责任更多地落在母亲的身上。这种现状时刻在督促我们帮助03岁的婴幼儿家庭尽早尽快地实施优质的早期教育,以促进孩子们的良好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去进行:

1、我国原有学前教育体制特点,是0—3岁和3—6岁两个阶段的教养由两种教养机构承担,两个阶段教育严重割裂,这非常不利于优质早期教育的开展,所以早期教育机构应以脑科学为基础,站在个体全程发展的高度,努力促进06岁婴幼一体化的进程。

2、要实施优质的早期教育,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家长的早教意识和早教技能。在家庭教育研究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作用,人的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作为家庭教育的宗旨。

1)开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实践研究,提高03岁散居婴幼儿的受教育率:了解社区对早期教育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探讨社区早期教育的策略和途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托班。探索如何利用现有的托班设施设备,发挥其作用,为社区散居婴幼儿所用的方式。

双休日亲子园。形成亲子园完善的课程体系;亲子园操作流程;亲子园相关活动方式。

准爸爸准妈妈班。进一步形成准爸爸准妈妈培训班的操作模式;了解准爸爸准妈妈们的需要,完成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

社区早教指导站。完善早教指导站的功能;发挥教指导站作用。

0-3岁讲座咨询会。丰富讲座咨询的内容和形式;收集整理出社区家庭早教关注趋势的资料。

入户指导。摸索不同家庭的指导策略;做好入户指导的资料收集整理提炼工作。

开发其他社区早期教育服务项目。摸索出更多的社区早期教育的服务模式,并实施。

2)鼓励家长树立正确的早教观念:亲爱儿童、满足需求;以养为主、教养融合;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因人而异、开启潜能。

通过家长学校进行指导。根据家庭教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采用讲座、授课的形式来指导家长。

通过宣传小报提供知识。0-3岁婴幼儿的生长是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而且各方面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也特征明显,我们将定期出版园报《育儿导刊》分发给每户家庭。

利用资源互帮互学。我们发现有部分家长非常重视0-3岁宝宝的教养, 而且宝宝也带得相当好,因此我们将组织家长沙龙、“家长聊天室”,让家长们针对教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谈看法、论经验。

利用亲子活动传授技能。与父母、祖辈达成共识,多沟通多交流,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地知识和技能,同时,树立保姆的正确教育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让每一个教育者都能优质优效地实施教育。

3)用亲子园的发展打算促进优质早期教育的进行。

和家庭合作评价幼儿的进步,建立03岁婴幼儿教育的评价机制。

和家庭及社区合作制订课程计划、课程管理、课程评估及家教指导的实效评估。

设立亲子园网站,创办亲子教育专刊,收集家长“金点子”,实施家园互动,。

成立亲子教师志愿者资源库,建立专业的亲子师资培训,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03岁亲子教育中来。

发挥骨干示范园的辐射作用,开展城乡早教结对活动,带动徐州早教蓬勃发展。

和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亲子园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认为,改善我国目前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的现状,必须依赖于全社会对3岁前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依赖于现代育儿理念的传播,依赖于家庭教育天地的拓展。我们将借助课题研究,通过资源优化、有效整合和分工合作,改变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重言教,轻身教这四重四轻的情况,呼吁更多的家庭教育接近自然,关爱环境;接近亲人,培养感情;接近生活,脚踏实地;接近实践,增长才干,为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为优质早期教育的实施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书籍:

1、《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李生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婴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华师大出版社                   

3、《早期教育:全民教育的起点》        中国教育报   2004年4月16

4、《我国城市社区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邹敏学前教育研究200578

5、《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李生兰著

华东大学出版2003年版72

6、《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   侯静,陈会昌 《心理科学进展》2002,(2)

7、《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    陈陈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8、《加拿大人怎么做父母》       袁睿      选自《家庭教育》.2006.119、《中国教育调查》            齐欣,赵田峰  九州出版社.20051月第一版

10、《10种获得美丽人生的好方法》   Summer.选自《幼儿教育导读》2004.3

11、《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张明红

选自《迈向21世纪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优秀论文集》

12、《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        顾锦芳     上海托幼,2001.1

13、《全面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程》  阮惠俐      上海托幼,2000.8

14、《促进03岁儿童早期家庭教养优质化的实施方略》

上海市卢湾区思南路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