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流第二十九章、新的情绪



    第二十九章、新的情绪
    当大片的青纱账倒下后,李汪洋便在这年冬季当了兵,临走时他特意把宁静止的事交给大队书记求他们好好安排这个女孩子,虽然他们恋恋不舍,但他们还是分开了,没想到这些年过去了居然在这里碰上了她。宁静止是怎么来到公司的呢?李汪洋不得而知,凭猜测他知道能够到这里的人也是不容易的,是不是知青大回城时回来的?
    李汪洋陷入了沉思。
     “你想什么呢?看你聚精会神的样子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周向阳走进来就看见李汪洋沉静不语,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于是他轻轻地问着:“我看见你的心事似乎挺重的,是不是你与宁静止有过什么往事?如果你不介意就跟我说说让我替你分担忧愁。”    李汪洋略微停顿了一下,反问周向阳:“没什么,我在想一些伤感的往事,你说人到中年是不是感情有些脆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你说的是你自己吗?”周向阳问,他这时发现李汪洋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样成熟老练,似乎还有书生气,而这时李汪洋忽然注意到自己的失控,他是不愿让人知道他过去时的隐私,于是他急刹车般地扭转话题:“都一样,坦率地说我们现阶段的干部素质太差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很偏低,而且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加上人员老化和知识更新,照此下去只不过会发发彩电票和名牌车票,长期下去怎么得了?我们毕竟是一代商人,毕竟有我们的事业要开创,可是现在我们在干什么?我不说你很清楚,眼下公司的情况就如同一条小船,稍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摇摆不定。”
    李汪洋不无担心地说着,可是周向阳却说:“事业一词是电影里或电视里面的台词,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是谈事业的?几乎就没有这样的人,你看现在的人谈的都是钱,关于干部管理体制我们有什么办法水平高低都由上级来任命或委派,谁能说什么?谁敢说长道短?如果真说了别说提拔不起来,恐怕这一辈子也别想翻身了。”
    “这种落后而陈旧的体制应当改革了,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侯了。”李汪洋斩钉截铁下达了这最后的命令:“有空你去一趟人事局,打听一下有没有应聘的能工巧匠,听说那里新成立了一个人才交流中心。我准备把批发部和零售商店改成一处合并一个大厦里,再准备成立集团公司搞外向型经济,吞并亏损企业吞并小零售企业统一思想统一计划统筹兼顾统筹管理统一核对,自负盈亏,你说这样的商业不好吗?”
    周向阳说:“好是好,可是原来的干部怎么办呢?”
    李汪洋斩钉截铁地说:“这好办就地罢免,对他们实行干部考核够条件的招聘他们当干部,不够条件的下基层竟聘营业组长或摊长,如果连摊长也干不了就当营业员。方式简单扼要,群众选举,不任命。不论他们从前功劳多大,只要从现在开始对公司有所贡献我将不惜代价启用他们,利用他们发挥他们的特殊才智,争取创一流经营水平。”
    “好家伙,这又是一个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的唯生产力论的典型观点呀,你打算什么时侯研究啊?老顽固他能同意吗?在公司里搞活经济是比较难的事,我看难成。”周向阳仍旧担心着。
    “我要改革,我要改变旧的管理体制不这样不行,我不管他同意不同意这里我是一把手,改不改革由我说了算。”李汪洋眼睛里喷射着一股火焰,烧得周向阳脸红心跳,他不知应当如何说服李汪洋,总觉得这样改革有些风险。周向阳也是军人出身,他宽余的肩膀,结结实实的体质,大大方方的脸盘,鼻梁略高于平常人,一双含笑的眼睛仿佛永远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平时喜欢开玩笑,即使现在与李汪洋谈话他也是保持着一副随随便便的样式,惟有那双机警的眼睛里常常闪耀着他对形势的敏感。确切地说,周向阳是十年前从部队转业到这里的,当时有几家地区性工厂点名要他,可是他不愿意去当工人没意思不如当营业员交朋友多,于是他就来了。几年工夫,他业务能力大有长进,自学了大学课程考取了本科函授学习。李汪洋上任一星期就把他从柜台里调了出来请他当经理助理,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不等下通知,一夜之间就推翻了李汪洋的决定。李汪洋爱才心切及时安排他当了业务股长,实践证明李汪洋是对的,周向阳的确是胜任业务股长这一职务,而且还帮助李汪洋做些经理助理的份外工作。这真是士遇知已将遇良才,周向阳感激李汪洋的信任,更加大胆而谨慎地为公司呕心沥血尽职尽责,短暂时间就赢得公司上下一片好评。
    “我要的业务资料搞好了吗?你看我这人也开始丢三拉四的。”李汪洋终于想起了什么他问着,这时他忽然感觉到了自己因为对宁静止的思念而失态了,所以他慌忙找一个借口有意掩饰一下。
    “报告经理大人我已按时完成了经理的吩咐,请指示。”周向阳又露出随便的样式,他本想开几句玩笑冲淡李汪洋的情绪,可是他刚一抬眼皮就收住了笑容,门口站着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