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的理论,虽然它表现出了中国人的自强精神。但是根据新的研究表明不是这样的。还有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这个绝对的成长时间概念,也是不对的!其实一个人想要取得成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而且是充满偶然的过程,它需要你很幸运(好的出生时间,好的但很偶然的选择),也需要你很努力,更需要你很长寿。
1:成功是一个偶然的过程。
比尔·乔伊是谁?如果你认为它是微软的老板那么你错了。因为它不是。他是微软的竞争对手——太阳微的创始人;应用最广泛的UNIX的编写者。是一个计算机天才。他是互联网时代的爱迪生。
比尔·乔伊的天才故事已经被讲述过无数遍,而道理总是同样的:欢迎来到天才的世界!计算机编程并不遵循老男孩的规则——在那个世界你出人头地仅仅因为你的钱和你的社会关系——而是一个城门洞开的领域,判断所有参与者的标准仅仅是他们的天赋和他们取得的成绩。在那里,出类拔萃之辈胜出。很明显,乔伊正是其中一员。
这个版本的故事总是更容易被人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真相是,在这个特定领域中,那些出类拔萃者取得至高成就的故事里,其整个过程混合了才华、机遇和反复无常的运气。
假如他没有进入密歇根大学呢?又假如他进入了密歇根大学但是密歇根大学没有一流的计算机中心又如何呢?再假如他进入了密歇根大学而且密歇根大学也有一流的计算仅中心但是密歇根大学也像现在的中国大学一样,计算机中心只让学生会的人和老师无条件使用又该如何?
而他——乔伊却得到了一次次的命运的垂青:他碰巧进入一所有远见的大学——密歇根,他可以通过分时操作系统编程而不是卡片;因为密歇根的系统刚好有个漏洞,他可以任意使用电脑;学校愿意花钱让计算机中心24小时开着,他可以整夜泡在那里;他能够投入这么多时间,重写UNIX的机遇还刚好出现在他面前,简直就是量身定做。比尔·乔伊很聪明,他好学若饥。这很重要。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之前,有人提供了机会让他学习成为专家。
我在强调一点: 乔伊却得到了一次次的命运的垂青,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他没有办法理性的控制和争取这一切。所以他的成功充满了偶然。
2:成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在90年代早期有这样一的实验,它是由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森和两名同事在柏林精英音乐学院完成。在学院教授的帮助下,他们将学校的小提琴手们分成三组。第一组明星云集,都是有潜力成为世界级演奏家的学生。第二组的学生仅仅是“好”。第三组学生都不像是会成为职业演奏家的,他们的更大可能是在公立学校系统中做音乐教师。所有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被问到一个问题:从你第一次拿起提琴开始,在你的整个生涯中,你一共练习了多少小时?
三组学生中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同样年龄开始拉琴:五岁左右。最初几年,每个人练习时间大致相同,都是每周两到三小时。但是当他们到8岁时,区别开始出现。那些如今显示出最有前途的学生,开始练习得比其他人更多:9岁前每周6小时;12岁前每周8小时;14岁前每周16个小时;不断累加,到了20岁时每周练习30个小时以上——这时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拉琴,变得更好。事实上,到20岁时,出色的演奏者都已经练习了至少1万个小时。与之形成对比,仅仅称得上“好”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个小时;未来会成为音乐老师的孩子,累计练习了4000个小时。
然后,埃里森和他的同事们比较了业余钢琴家和职业钢琴家。同样的规则中,童年时期,业余钢琴家每周弹琴从未超过3小时,到20岁时他们的累计练习时间是2000小时。相反,职业钢琴家稳步地提升每年的练琴时间,到了20岁时,和小提琴演奏者们一样,他们累计练习已经超过1万个小时。
埃里森的研究中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和同事没有发现任何“天赋”的影踪,比如当同龄人都在苦哈哈地练琴时,某个音乐家已能毫不费力达到很高水平。他们在被圈定的那些研究对象中也没有发现“笨伯”,比如某个人比所有其他人都更努力,但却因为缺乏某种东西,不能打破向上的天花板。他们的研究揭示出:一旦一名音乐家拥有足够能力进入最高级别的音乐学校,将一名演奏者和另一名演奏者区分开来的,就是他或者她的努力程度。事实正是如此,而且更甚——那些最顶尖的音乐家,不仅仅是比其他人要努力或者非常努力,他们非常非常努力。
要想在复杂任务上做得杰出,就必须达到一个最低练习标准。这一点在对特长和技能的研究中一次次得到证实。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们相信要想取得真正技能,必须达到一个神奇的数字:1万小时。
被公认为音乐天才的莫扎特并不一定是天才,因为它从6岁开始谱曲,到21岁才又才有被公认的大师级的作品。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来完成这1万个小时的任务。所以它应该是大器晚成才对。
所以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在证券投资业的大师都很长寿的原因了吧。可能有一个人他每年的收益很高,但是由于没有时间来继续这样的进程所以他没有留下巨大的财富和名誉。
听起来很让人伤感:我们可能付出巨大的努力,却因为时间不对,没有合适的条件,来取得成功。但是不努力呢?什么都不会有。所以我们在付出巨大努力的时候也要认识到中国古人的另一句话——谋势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