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象要长期修炼,小沈阳粗口“没内涵”


  艺术形象要长期修炼,小沈阳粗口“没内涵”

  据报道,江苏卫视特地花了几十万元将他请过来,做了一场节目。现场热热闹闹坐了满满的观众。小沈阳和媳妇沈春阳在江苏卫视节目现场表演二人转,演完时,女主持赵丹军来搭话,结果小沈阳来了一句他常在舞台上说的玩笑话——“臭不要脸的”。赵丹军红了脸,生气地对小沈阳说,“你得给我道歉。你不道歉,这节目就不录了。”

  借助春节晚会,小沈阳以“委婉”形象和嗓子“名闻天下”,一笑而过,观众期待他有更多艺术形象。希望他不是流星。

  在舞台上、电影、电视里,塑造了许多婀娜多姿、光彩照人艺术形象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在两会期间说了实话:“我不喜欢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不注重思想内涵,缺少价值观念。”韩再芬说她“不喜欢做秀来吸引人气,不主张炒作,也会刻意保持与戏迷们的距离”,她认为“从事黄梅戏艺术的人要耐得住寂寞”,针对黄梅戏的发展,身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的韩再芬认为,“黄梅戏必须遵循着自己的脉搏去发展”,“绝对不能一味模仿时尚、吸引眼球”,“超女”模式不适合黄梅戏。

  其实在重庆时代歌剧院,也常常出现男扮女装的搞笑演员,他们没有小沈阳上春晚的运气,是一种百老汇式的快餐文化。相比较戏曲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招一式,唱做念打,不知要付出多少艰辛?!戏曲演员创造的艺术形象回味悠长,堪称经典。而中国小品很难跟卓别林这样的幽默大师相比。

  “妈呀你管谁叫姑娘昵,人家是纯爷们儿”、“ 哎呀我的吗呀,毕老师来了,你咋出来了昵,哎呀我的吗呀,快来人那,快,一会儿该跑了 。”《不差钱》给观众带来笑声和欢乐,如果小沈阳象唐国强那样不断突破自己,创造一个个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的新形象,那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才真正令人刮目相看。

  小品和戏曲都能给人们带来欢乐,雅俗共赏,无可非议。戏曲也许更在于给人真善美的感受。问题在于艺术家出名的途径。如果大肆自我炒作,借名获利,社会肯定会有争议,文化艺术发展方针政策的导向也将引发争议。

  有时看网友跟贴比看新闻本身更能感受民意,选择若干:

  网易黑龙江哈尔滨网友 ip:218.8.*.*:“我就不明白,怎么红起来的?和芙蓉JJ有点相似”

  网易浙江宁波网友 ip:61.174.*.*:我不喜欢小沈阳男不男~女不女的样子~!都带坏小孩子了~!

  网易江苏无锡网友 ip:218.90.*.*:

   网易浙江杭州网友(
125.120.*.*) 的原贴:

  “小沈阳。。对他没什么好感。人妖一个,没文化,没素质,踩着老赵的肩膀跑到了坡上,早晚得摔下去。”

  网易北京海淀网友 ip:123.122.*.*:

  “真是人红是非多,这句话在舞台上仅是句戏谑,换个场合可能就显得不入耳。

  小沈阳还是个大男孩,社会历练不足,大家不要对他太苛刻了。”

  网易江苏苏州网友 ip:121.227.*.*:

  2009-03-11 14:02:35 发表

  网易浙江宁波网友(61.174.*.*) 的原贴:

  梅兰芳男扮女装那叫艺术叫国粹。小沈阳男扮女装那叫就阴阳人?看他早起的节目也都是大老爷们的声音,小沈阳也是为了取悦观众才弄成这个扮相的,这只不过是他的表演形式。表演而已。有些人把小沈阳跟那个从骨子里散发着水泥气息的李宇春哥哥联系在一起未免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