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参加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北京代表团,明确要求会议期间,代表不要相互宴请、不要相互馈赠,尽量减少扰民。(3月4日《京华时报》)
要没有这则报道,我还真没想到,参加全国人大会的代表,竟然在会议期间相互宴请、相互馈赠。代表们的食宿安排得很好,还宴请什么。可再想想,这也不值得奇怪,代表中不乏企业老总,也不乏党政一把手,宴请花费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小意思。而会议期间,正好可以接触平时难得一见的“贵人”,通过宴请增进“感情”。
如果宴请人是私营企业老总,个体老板,是自己掏腰包请别人吃饭赠送礼品也罢,问题是多数宴请或馈赠礼品的费用恐怕是公款,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理应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莫非这模范带头作用也包括带头糟蹋公款,带头腐败不成?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为了让开会的代表聚精会神的开好会,有关方面对其食宿的安排是非常周到的,费用肯定也是比较可观的。可有些人放着这么好的食宿条件不用,竟然另开炉灶,可见用公款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对他们来说早就司空见惯,心安理得了。
相互宴请肯定会高朋满座,这些有身份的人来去不会乘坐乘坐出租车;更不会去乘坐地铁,公交;他们肯定都是专车接送,定会让已经非常拥挤的首都交通雪上加霜,给首都人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不便。既然是宴请,肯定不会吃点“便饭”了事,一定会在高档酒楼一掷千金,一醉方休,这就免不了洒后失态,严重的败坏人大代表的形象。因此,相互宴请不但会扰民,更会降低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有百害无一利。
按照我们的惯常做法,只要“明确禁止”的,往往是已形成一定气候的。可见,北京代表团明确要求会议期间不互相宴请、不相互馈赠,说明代表间的此种做法已相当普遍,甚至已形成一种“潜规则”。所以,要正会风,关键还是要让能当好代表的人当人大代表。只有代表真正把参加人大会议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并认真履行,他们才不会有心思去宴请和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