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到一企业电话,问我能否做体验式培训,时间非常紧急。我说可以啊,贵企业有什么需求呢?他说内容我已写好,发给您看看。
在等E-MAIL期间,我上网查了一下该企业的资料,发现ÏÏ集团年营业额达3个亿,董事长很有名气,被评为2005年十大“ÏÏ家”,并且被成为儒商型企业家,最喜欢读《孙子兵法》,在如何运用兵法管理企业方面还发表过数篇论文,获得了很大反响;并且,ÏÏ董事长一直热衷于培养人才,每周都会找一个骨干到办公室进行谈话。
嗯,儒商型企业家,我喜欢跟这类企业家打交道。
不多一会儿,E-MAIL到了,内容如下:
XX集团培训内容
第一天
一、放喜庆的音乐(把心灵打开)
二、互相问候新年(手拉手)
三、董事长讲话(5分钟)阐述培训的重要性,号召大家认真听讲
四、老师主讲,方式:XX型培训
五、学员上台分享
六、报数比赛
七、每个人写出自己的目标,上台分享
八、回忆自己过去痛苦的事(音乐)
九、XX游戏,上台分享
十、分组、分成多组(十组)讲自己的困难,希望别人帮助我的
十一、教练点评(批评)
十二、吃饭(互相喂着吃)
第二天
一、比赛一分钟内到座位(十次左右) 最后二十秒钟到座位
二、翻手比赛:最后胜出者优先
三、做感动每个人流泪的游戏
四、心灵财富的演讲
五、每个组选出组长
组长讲:如何做一个优秀主管
六、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七、凝聚力游戏——思想凝聚力
八、部门划分游戏——依照企业运营
九、手拉手唱“我的中国心”歌曲
十、数字化管理
培训人数 60~80人次
预期达到的目标 增强企业向心力与凝聚力
期望达到的效果 通过培训的热烈形式与现场效果,能够触动员工的心灵,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全身心地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
企业性质 民营型家族式企业
企业现状 公司面临困境,重病在身。想通过培训解决现有的状况。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对现有人员进行一次筛选。
注:(企业名称和部分活动名字不便透露,用XX代表)
我便猜想这个企业的老板肯定是上了一个什么课程,然后受到触动了,所以要做这么一次培训。(为何我有这样的猜测呢?呵呵,还是众位看官聪明,这样的事以前我也碰到过。)
这个企业声明要达到的效果是“通过培训的热烈形式与现场效果,能够触动员工的心灵,激发员工的潜能与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能够全身心地为企业的发展作贡献”,怎么个触动法呢?里面写得很明白,就是要“让员工回忆过去的痛苦”,并且要“做感动员工流泪的游戏”,呵呵,关键是“流泪”二字!
看过这份计划书,我有三点疑问:
1、计划书上说企业状况是“面临困境、重病在身”,那么到底是什么重病,非得做培训不可呢?这样的病又是否是培训所能解决的呢?如果培训能够解决,那么应该做什么培训呢?
2、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企业发展到现在也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做过培训”,我接触过数百家企业,从未做过培训的却是绝无仅有,而且既然十几年没有培训都没有问题,为何现在却觉得迫在眉睫了呢?
3、里面一直强调要“让员工感动流泪”,为何流泪对于一次培训来说,就那么重要呢?
我立即回电话过去询问,到底得了什么重病,负责人说:“集团现在正面临一个困境,就是人才流失特别严重,我们相中的人才干不多久就跑了,留下的都是整天浑水摸鱼不干事的。”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但什么原因导致人才流失还不清楚,于是我继续询问。
我说你们董事长是不是参加过一个培训,觉得很受震撼,所以要做这次培训啊?负责人感到很惊讶,说你怎么知道,我们董事长刚参加了ÏÏ老师的ÏÏ课,回来就说要做培训。(这老师的课我听过,实在听不下去走了,怎么说呢,一个字,那叫一个煽情啊!)我说这样的事情我以前碰到过(呵呵,其实这样的情况以前我碰到得多了),然后我说:“你们的内容都定了,是谁定的呢?既然已经有内容了,干吗还要找外面的老师来讲呢,你们自己讲不就行了吗?”他说:“我们董事长说了,他原本想要自己讲,但还是觉得请外人来讲效果比较好。”
原来如此,看来又是一个想要用培训来“忽悠”员工的老板,我刚开始做培训的时候,因为自己经验有限,曾经做过几次,结果是现场效果很好,过了一阵企业来电话了,说员工比以前态度更差了。你想啊,讲上一个人人都会感动的话题,放上一些煽情的音乐,当时现场那眼泪肯定唏里哗啦的,这跟看了一个动人的电影电视剧差不多。但人都不是傻子,时间一久肯定明白过来了,原来你做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感动然后拼命干活不提要求啊,那员工心里是啥滋味啊?那还能好好工作吗?还不如不做培训呢!而且很多企业实质上是制度和老板的理念有问题,你做员工培训能解决问题吗?
我委婉地把这些话给这位负责人说了,他说我也做不了主,这事是我们董事长交待要这么做的。我说你们这些问题可能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或许你们需要的不是培训,而是要调整公司的制度,这样吧,我先给你一份培训需求调查表,你给你们董事长,填完了我们再沟通。他说好。
这调查表一发过去,就是两天没有下文。
第三天,我打电话过去询问,负责人说不好意思,我们已经找了ÏÏ老师了。我一听那老师的名字,是熟悉得不得了啊,以前在直销公司里的培训高手啊,号称是再厉害的人都能给你培训哭了。我说没关系,就把电话挂了。说实在的,做培训这么多年,我最怕两类企业,第一类是抱持培训无用的观点,说这么多年我们没培训也干得好好的呀,干吗要培训啊,不做!这类企业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类:“天涵老师啊,拜托您了,我们企业的未来就靠您了!”哈哈,平时不注重经营管理和人才培养,到了火烧眉毛实在没辙了才想起培训来,诸位看官,您说这样的培训,我敢接吗?
唉,没办法,有些企业,不走这条弯路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