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人“ 两会”代表,请尊重人民给你们的权利


        雷人“ 两会”代表,请尊重人民给你们的权利

 从读小学开始,我们就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作为一个生活在这样的国家的一个公民,我曾一直很自豪:我们的国家有如此代表民意的政治组织!然而,近两年的两会期间,一些所谓代表人民意志的代表们,却拿着人民的信任大放厥词,所谓的“提案”完全脱离的中国经济和民生的现实, 显得那么的荒诞不经和极端“雷人”!

    这些“雷人”代表们,真的把自己当代民意表带表呀!人民选你们去开会,是让你们参政议政,商国事济苍生、为人民鼓与呼,不是为了让你们拿着权利图好玩,胡思乱想搞怪搞笑!

   我们梳理了今年全国两会上的十大“雷人”提案议案,在惊诧和反思中,体味两会的八面风声和万千气象。

  

    发行千元面额钞票

  内容“我建议,能不能发行大面额的人民币?比如500元、1000元的。大面额人民币有三大好处:一是人们钱包里的钱多,花钱的欲望就会比较强,会有购物的冲动,这样可以拉动内需;二是可以节省印钞票的纸张,对环保有很大好处;三是可以节省人力,包括钞票印刷、银行数钱、保安押运等方面的人力。”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

  点评钞票面额大了,就代表钱包里钱多吗?内需不会随着币值的增大而拉升。

  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

  内容“将人民币改称"中华元",有利于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全国政协委员吴刚

  点评人民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最关键的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以及资本市场、银行体系、金融法规体系的健康与稳定,而不在于名称的改变,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常识。事实上,人民币距离变成可自由兑换的世界货币,并非遥不可及,只是相关的制度架构尚需完善。

  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

  内容“建议中国与国际先进国家工作制接轨,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就业状况、有益身心健康,是"社会进步的结果"。”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

  点评雇员想多休息,自然无可厚非,但社会财富却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提出这个提案,难怪会招致非议。

  10年时间恢复繁体字

  内容“一是简化汉字时太粗糙;二是现在有电脑输入不怕烦;三是有利于两岸统一。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

  点评教育部日前回应此提案称:如果说文字越老越好的话,何不恢复甲骨文?这大概道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家庭破裂可以向“小三”索赔

  内容“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都涉及第三者的问题。显然,第三者和有过错的配偶一方共同侵犯了另一方的权利。无过错方有权向第三者提出赔偿,这既符合法理也符合情理,有利于遏制婚外性关系的发生和蔓延。”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

  点评提案的背后是维护正确的婚姻道德观念,但是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应该不小。

  春运火车票提前半年卖

  内容“每年春运期间,300万张车票要在二十来天时间内售出,势必会造成火车站、售票点大量人群拥堵以及乘客排长队,通宵排队等现象,凸显了买票难的矛盾。建议参考北京奥运会的做法,从8月至春运前分段预售春运火车票,以缓解目前集中售票的巨大压力。”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中央委员陈怡霓

  点评如果延长半年能缓解春运压力的话,何不直接延长一年,甚至N年?将6个月以后的某一天的出行计划安排出来,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学校长赞成金钱买分数

  内容“有些专家认为金钱不能打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僵化的表现。谁要是给我500万,我绝对降他20分录取。100万留在自己学校,400万可以捐给其他学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

  点评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体现在“穷人富人面前,一律平等”。也就是说,只有“招生名额”这个教育投入不足的最直接表象消失了,不论是那个阶段的教育公平才有相对实现的可能性。至于“招富济贫”式助学,连“次优”方案都算不上,对实现教育公平,更不具有建设性。

  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

  内容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几位医药卫生界委员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点评医药卫生界几位委员的发言有违基本事实。实际上,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根本原因在于: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公立医院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加之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等,所谓“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完全是弥天大谎,有些重症在小医院、小门诊根本治不了,难道要让患者在家等死吗?

  林嘉祥是个好干部

  内容“他(林嘉祥)就是个倒霉蛋;(林嘉祥)是一个多年的干部、很好的干部,谁不会有喝醉酒的时候呢?网络是可以杀人的;现在的公务员是弱势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

  点评去年1031日,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酒后猥亵女童引起舆论大哗。今年两会上,林嘉祥事件再次成为话题。在2009年的网络流行语中,“林嘉祥是个好干部”绝对是支“潜力股”,很有可能牛年大显。

  确立国花可缓解农民工就业

  内容“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多年来已经被社会所认可。牡丹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形象。国花一旦确立,能够解决千千万万的返乡农民工的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宗立成

  点评宗立成委员的意思是,确立牡丹为“国花”后,可以让农民工返乡种牡丹,“国花”和农民工就业之间居然有这么密切的联系!如果真能解决的话,那不妨照着这个思路确定“国树”、“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