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需要区分一个概念:计划经济还是政府经济
朱正国
高尚全先生针对当前因为市场出了大问题就否定我们的改革方向的现象,强调《必须明确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南方日报》2009-3-13),我非常赞同。同时,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个越来越需要我们正视并加以区分的一个基本概念,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究竟应该称计划经济还是称政府经济。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6)。如果我们批计划经济的板子打错了地方,必然对我们的认识和改革实践造成很大的麻烦。高先生说,计划经济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统”,通过中央部门来搞集中统一的经济,结果是“一统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又统”,一直走不出这个怪圈。在十六届三中全会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中高先生提的意见有:资源在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作用,还是在政府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作用?配置资源的主体到底是市场还是政府?这说明,与市场机制相对称的是政府(行政)机制而不是计划,与市场经济相对称的是政府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高先生还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如何撬动市场力量应该成为考虑的重点,而短期不得不直接介入市场的行为应避免过度、甚至取代市场,同时也要考虑经济运行恢复常态时的“淡出”安排。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是,政府和市场按照各自“优势”确定边界,各自发挥彼此无法替代的优势。说的全是政府与市场、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相对称。
其实,早在1996年,我就在《亚太经济时报》发表了一篇《市场经济——有计划化商品经济阶段》的文章,但这篇文章的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该文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计划就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或者说,自发性必将向计划性发展,自发性只是人类意识和计划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这就是,传统的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它的盲目自发的市场调节--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具有过渡性质。实际上,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与宣告这种无计划商品经济的破产,之后,计划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经济中流行开来,成为计划化的商品经济,我们称之为市场经济。因为,大家认识到市场比生产更重要,于是“跑市场、做市场、开发市场”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与此相联系,计划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作为基础的已不是中央集中计划,而是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化计划或企业联合计划。即厂商都改变了过去先生产再销售的模式,而是一开始就将需求和市场放到战略高度来考虑,生产程序变成了先“跑市场”,签订各种合同,再根据市场和订货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和决定进一步的新选项目、投资和资源开发活动。所以,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导向的。例如,宝钢的生产计划95% 以上都有合同和销售方向,而且生产组织的节奏由过去的半年一次订货、按季度考核合同,缩短为双月订货,按月组织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发展国家甚至做得更细,也可以说服务更完善更周到,如某一位游客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乘哪一次车转哪一次车,在哪里住,逗留多久,甚至住哪一间房和在坐哪一个座吃饭等等一些细节,都是预订好了的,这样客人能得到主动和及时的服务。我将这种变化可称之为经济合同化,将这样的现代市场经济称之为“订货生产”形式或订货经济。它就是计划商品经济阶段,是一种新型的联合计划经济。
再如期货市场、期权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到实际货物的所有权转让,而是转让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价格变化的风险。它被看成是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但我认为,期货交易远不只是转移风险,而且降低风险。因为标准化合同的交易过程也是参加交易的众多厂商在共同修改和调整它们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它们的复杂关系的过程,而国民经济计划也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的调整过程中相应地得到合理的修改和调整。表面上看,宏观计划的这种调整过程是自发的、盲目的,但又是在共同决策,在进行模拟计算,则具有事先的预见性,从而大大降低了整个经济运行的风险。如果限制投机者的参与,期货交易降低风险的作用就更加突出。对于个别厂商来说,在商品价格变动时做套期保值交易(对冲交易),平衡价格偏差和转移价格风险。生产者能通过期货市场稳定其原材料的来源和价格。而就国民经济整体来说,在期货市场交易中,所有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买卖双方公开竞价来决定的,而且所有交易者皆有同等机会在其现有的供给或需求的情况下,以其认为最适当的价格来成交。因此期货交易反映出许多买卖双方对目前、三个月或一年,甚至一年以后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综合观点,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社会化的计划调节过程。从世界范围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利用期货市场作套期保值的生产者的收入比不这样做的人更稳定。他们既不获得最高利润,也不获得最低利润。期货市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而且使他们能减少销售成本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从宏观上看,则是整个经济体系更加有序和平稳,有利于避免破坏性的严重经济波动和危机。
当然,政府要从高层次上管理、调控经济,因此,政府的计划仍然不可缺少。这包括两块,一块是以自然垄断为基本的国有经济,需要国家直接的计划,另一块是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调控各种市场主体形成的政府指导性计划,性质发生了改变,一般不具有强制性,不能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因此,现代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不仅不反对计划,而且计划更发达、更加多样多层次。也可以说,现代市场经济是以企业联合计划或社会化计划为基础的发达的计划经济,它既与生产社会化的要求相适应,也符合国家管理经济的需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本来该批政府经济,却一直被误解成了批计划计划,而计划性又是人类经济系统的本质属性,它在成熟的经济中必然顽强地表现出来,那么就必然被一些人意识到,他们就必然要坚持计划思想。其结果,我们应该有的计划没有坚持住,应该反对的政府经济又没有改变,就非常有害于我们的认识和实践了。
是该区分计划经济与政府经济的时候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将计划与市场内在的结合起来有效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经济。
作者为云浮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