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总体规划08


五、旅游产品开发
1
、白塔寺遗址。建成见证西藏佛教领袖萨班和元太子阔端举行凉州会谈,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寺原貌,突出百塔规模,逐步美化周边环境,建立以寻古、朝圣、观景、踏青、游览、购物为内容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打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这张牌。
主要工作:修复萨班灵骨塔和99座小塔及周围寺院;新建白塔寺遗址陈列馆;景区内种植各种观赏性花木和草坪;通往景区的2.5公里道路建成50米宽双行道,道路中间及两侧间种刺柏、云杉和柳树,并设置大型旅游灯箱广告和彩色路灯;在白塔寺遗址与312国道交汇处修建能容纳20辆旅游中巴车的停车场;道路两旁全部建设体现藏汉风格的旅游娱乐、购物场所和高标准农宅;道路作为步行街,仅供游客步行、驼队和电瓶车使用;联系史实挖掘整理每个塔林的传奇故事,以碑刻的形式雕刻在相应塔身;人行道着重以绿化美化为主,为游客提供踏青、赏花、观景、纳荫的步行绿色通道。
2
、天梯山石窟。修复天梯山石窟原貌,建立佛教文化,做好水面的文章,打造天梯山石窟与黄羊水库为一体的风景区,打响石窟鼻祖这张牌,再现石窟辉煌、盛极一时的历史场景。
主要工作:向省博物馆申要原搬迁的壁画和佛像,修复其余洞窟及通往各窟的栈道;建设餐饮、购物和娱乐场所;完成周围荒山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通往石窟的道路改造和油面铺设;建立旱码头3个,购置水上游乐设施;挖掘开发罗汉洞和观湖映古雪、仙湖睡佛等景观。
3
、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建成名副其实的无公害生产园。
主要工作:高标准、成规模地建成既具观赏性又能感受温棚超市特色的高效日光温室1000座,按品种分块、联结;新上节水灌溉设施。
4
、高坝智能化农业示范园,突出智能化特点,体现高科技成果。
主要工作:建立以名优新特蔬菜为主,食用菌为补充的日光温棚,形成多品种培育基地;搭建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提升生态农业的水平,建成以电脑全程控制,自动化、智能化农业体系;建立特色规模养殖示范点,重点发展养殖美蛙、肉狗、七彩山鸡、贵妃鸡等特种养殖。
5
、生物中心规模化育繁种基地示范园,突出生物技术应用,提高观赏性。
主要工作:完成制种面积8000亩,突出苗木花卉特色品种的种植。
6
、建立农、林、牧新品展示区。以凉州区林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中心,以省兰墩滩原种场和凉州区良种繁育场为两翼,浓缩凉州区农、林、牧发展的成果,建成设施农业、高效林业、特种养殖、新品种展示、成果展现的农优新品展示区。
主要工作:建立酿酒葡萄、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化经营区;培育、开发和推广农、林、牧新品种;建立沙动物特种养殖基地。
7
、莫高旅游度假村
主要工作:新建参观酒窖、钓鱼塘、网球场、游泳馆、跑马场及小康住宅;加快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环境绿化美化;在交通要道、路口设立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立游客接待站;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能够接待不同语种游客的导游讲解员队伍;大力挖掘和整理历代名人学者关于凉州与葡萄美酒的诗词或传说轶事,既可在休闲区以此造景,也可传插在景区的讲解和游览过程中,丰富景区内涵。
8
、黄羊绿色食品城
主要工作:加快绿色科技园区建设进程;修建可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的别墅区;修建高档次旅游厕所;美化镇区环境,开发开放绿色食品加工旅游参观区。
9
、建立长城无公害畜产品基地,依托长城乡的地域优势和现有的养殖规模,按照以牛为主,长短结合,五良配套,科技增效的思路,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在长城乡高标准、高起点地建立一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
主要工作: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年出栏5000头肉牛的生产基地。
10
、沙漠公园
主要工作:完成植物园扩建500亩,利用现已形成的沙生植物园114亩,依托沙生植物管理技术,集中体现西北沙区沙漠植物资源和主要固沙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果;加大景区的美化、绿化力度,各旅游景点周围培育常绿乔木和花卉灌木,招待所等场馆厅进行装修美化,设置标志牌、宣传牌和简介牌;完成区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景区内行车道硬化油路面,嵌路沿石,两旁植柳树、松、柏等常绿景观树种;步行道铺筑为砖道和彩瓷砖道,两旁栽植常绿树和花卉灌木,部分立体绿化,形成绿色长廊;对已成材防护林木进行间伐换种,代以槐、榆、松、柏等可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建成长5公里、宽40米的新型防护林体系;修建500平方米餐厅,招待所增加床位60张,购置相应配套设施,完善餐饮、食宿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档次,逐步发展为集休闲、娱乐、度假、会务为一体的旅游区。
11
、兰墩滩原种场
主要工作:对现有设施进行维修,更新部分树种;扩大开放度,开发农业新品种科研室和种子进口生产加工线供游人参观;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延长经营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主要工作:兴建野生动物园、珍稀野生动物养殖场、沙生植物繁育场及动物标本馆;景区内道路建设及绿化美化;建立游客中心、旅游购物商店。
13
、沙产业实验基地
主要工作:依托现有花卉种养基地,兴建一个成品花卉品种的加工和销售场,培育珍稀花木盆景或标本;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14
、腾格里沙漠
主要工作:在沙漠深处选址新建滑沙场、沙浴场、观景塔;修建具有沙漠特色的中高档旅游厕所;购置沙漠滑翔器、探险越野车、探险专用全球定位仪、中途休息及安全保护等设施和装备;进行景区内各旅游点的布点规划,统一导游讲解员服装及接待规范,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长城遗址旁树立介绍长城历史来由的简介牌,特别标明明、汉长城遗址。
15
、沙生动植物养殖、美食园(新建)
主要工作:建设占地2000亩沙生植物园和占地面积5000亩的沙生动物培育和养殖园;修建占地500平方米可供500人就餐的餐厅一座;修建办公用房30间,修建占地100平方米的游客娱乐中心1间;完成园区10公里道路硬化和沙石罩面、园区绿化及防风林建设。
16
、邓马营湖
主要工作:建立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改造周围农舍,使其基本具备住宿、餐饮接待能力;建立沙生动物养殖场和狩猎场;修建高标准旅游厕所,建成以沙漠绿洲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
17
、沿途农舍
主要工作:近期重点搞好农舍的规划设计、改造,不断扩大接待能力;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带动周边羔羊、犊牛为主的养殖业发展。
18
、景区道路沿线。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沿路观赏风景带。
主要工作:武长公路两侧建成小康住宅和高新农业示范风景线;武威──武南镇一级道路两侧建成反映武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的灯箱文化风景线;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沙漠公园──武长路两侧建成高标准住宅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鲜明公共标识和安全疏导标识;设置指示牌,标明所在乡镇及反映的主题;沿线各乡镇设立游客接待站,提供咨询,就餐及出售农副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