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华山: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实现住有所居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广大的城镇居民都能实现住有所居。”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华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华山说。如果说“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中国老百姓最质朴的愿望的话,那么近年来国内飞涨的房价不禁让这种理想渐渐化为泡影。

而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代表,尤其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的企业代表,因其特殊身份,赵华山寻求解决城镇居民住房困难的探索尤为惹人关注。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不能仅仅依靠住房商品化的办法来解决住房问题,必须将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的建设作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他表示。

在中国,住有所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老百姓的迫切需求。尽管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都高度重视住房保障问题,把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并辅以政策、资金的投入,但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赵华山说: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中大约有1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住房困难问题。未来十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我国城镇每年还将新增大约1千万居民。

毋庸置疑,无论站在全局还是个体的角度,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无疑是解决居民住房的有效办法之一。为此赵华山建议:一是要尽快推进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由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在10年内每年投入4000亿资金,配发11200亿元左右的特别国债或银行政策性债券,在全国范围内建设200个可容纳5万户居民的廉租房社区,进而在10年后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最终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战略目标。他认为,通过每年建设200个廉租房社区,将带动4800亿新增商业设施投资、2000亿租户装修、购置物品消费,并可在社区建成后安置300万人就业。

二是要明确建设廉租房的实施机构。指定或设立一个非营利性机构,担负政策研究、资金筹措、廉租房建设等责任,并作为廉租房资格审批与管理的唯一行政主体。

三是要确保信息披露与社会监督。全面构建全国统一的住房保障信息网络平台,确保有关住房保障及廉租房建设信息的公开透明,以利于社会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赵华山所建议的“5万户居民廉租房社区建设”在其所提交的建议后附上了详细的调研内容,论述了5万廉租房社区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分析,其中包括建设成本的详细预算表、资金的来源以及会产生的带动效应。

是企业家,但更是人民的代表,其诚心和决心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