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这篇笔记算不算?


袁袤翔:“科学学习观”,有吗?

出门做事回来,见有小车停在门前,领导还有照相的摄像的在那里转悠,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赶紧打招呼。听到我的声音看见我的身影,他们都好高兴,说是送书来的。

邀请进家,人未落座话先出,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了,将学习资料给你们这些退休的和离岗的同志送过来,先认真自学,做好笔记,还要检查的。说着,从一个大信封里抽出来两本黄皮的书和一个很高档的黑皮笔记本,很豪华的那种。笔记本的首页,一张高级的面胶纸上面印着大红的宋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笔记,下面是单位的名称和年月日。我知道,这个本子十几块钱,这张贴上去的纸,工本起码两三元。就在认真听取安排的时候,照相的和摄像的一直在对着我们照。我知道这大概是要做成新闻播放的,肯定会说学习实践活动有新意有创举分类指导不留死角送书上门求真务实之类的。

送走来宾,心里觉得温暖。离岗一年又两三个月了,作为党员,在缴纳了近二百元党费之后,总算得到了一次组织的关注与关怀,享受了一次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于是,就决心好好学习,积极实践吧,毕竟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全局的灵魂,指引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自己自由散漫地学习,总不如系统地有步骤地学习收效好。可是,看着豪华的笔记本,心里又觉得有点多余。因为这些年养成了习惯,电脑用得得心应手了,所有的写作也都无纸化了。如今为了做笔记,还得回到5年前,一笔一画地写心得,多少有些不适应了。改变这种不适应,或许也是一种意念中的实践

心不在焉中,手机响了,说了书稿的事情。对了,我的《心海博风》书稿就要杀青,版式是自我设计的,出版社需要一份文本作为审稿与排版的参照标本,就去了打印公司。呵呵,那里更是忙活呢,忙活的都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文案,有做豪华笔记本的,有印制心得体会封面的,而且都是一个样的模式,却一个比一个豪华,一个比一个要得急,还有专要烫金的呢。就问工作人员:生意很火啊。回答说也就是这几天才火起来的,都赶着制作这些东西。据说这才是第一批呢。我说那你们就有钱赚了啊。她们笑了,没说什么。旁边一位正在忙碌着校对文案的机关人员听了,笑着和我招呼,说,这也是为拉动内需做贡献吧哈。我笑了,估计他在说反话吧,因为他不可能幼稚到如此小题大作。就赶在他们忙忙活活的间隙,我将400多页书稿断断续续地打印出来了。捧着热乎乎的书稿,心想,这三十几万字的作品,一年时间写出来编出来集结出来都没觉得累,现在让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手写笔记,还能难住我么?

难不住我是真的。以前还曾经替不少人撰写过心得体会呢。可是想想,尽管有信心有决心,可是总觉得这样的信心与决心用在学习上多少会有些记性,可是与实践的目的却相去甚远——创建节约型社会,树立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难道不该从学习的成本、学习的形式和实践的切入点上有些创新之举吗?

想起来一句流行语: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实错了,形式主义害活人——无谓地浪费活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枯燥地消磨活人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激情,会不会将学习与实践活动引向走过场背离初衷也说不定呢。

这是值得忧虑的。忧虑中我在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必须树立科学学习观并以此为指导,学习者如此,组织者与检查者尤为如此。不然的话,哦,不说了。

——这是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篇笔记,可惜了,没写在规定的笔记本上,肯定不算任务。

没写到笔记本上不要紧,那就收入刚好杀青的《心海博风》,算作“风来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