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蓄势后市有望向上突破


  上周大盘逐步出现了震荡盘落行情,似乎显示伴随“两会行情”的结束,这一轮中级反弹将会偃旗息鼓。那么,面临方向选择的大盘,其随后行情将如何演绎。当前市场仍有三大理由支持,后市在短暂休整之后将逐步震荡走强。

  其一,尽管“两会”之后,市场对未来的政策预期减弱,如果缺乏进一步的催化剂刺激,热点将难以延续。但是从周末消息面来看,多部门联合印发《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值得关注。这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的细则措施落到实处,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余下的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细则逐步推出。这将会对市场产生又一轮的短线炒作热情,使得强势行情得以延续。

  其二,伴随2月宏观经济数据的明朗,虽然总体来看经济形势并不是那么乐观,但是3月份开始进入了投资实施、进出口贸易或触底回升以及各大项目的开工阶段,市场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就不会产生悲观预期。另外,基本面中令人关注因素,如发电量、化工开工率、钢铁日产量、汽车销售量、房产交易量等各类行业数据明显好转,说明未来经济形势已有向好的方面转变的迹象。

  最后,市场资金面流动性充足。M1货币供应量大幅反弹和信贷的大幅增加预示着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规模可观,并且伴随年初以来债市的降温,流向A股市场的资金明显增多。这从前期单日飙升的特征也可以看出。总体上,支持后市震荡走强的基本面因素依然存在。而在趋势形态上,近期上证指数自2402点调整2037点反弹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收敛三角形。伴随沪指的渐行渐近、逐步到了该形态的顶端。虽然,此时量能一直处于萎缩状态,显示投资者参与意愿明显不足,但是结合当前基本面因素,股指大幅度向下突破的可能性较小。笔者倾向于认为,后市大盘在逐步盘整之后,仍将会逐步震荡走强的可能。

  大蓝筹行情违背了中国股市行情的特色,价值主导型行情丧失了市场基础。一是因为,大盘股的价值受经济周期制约,其业绩往往不可靠,故魅力远不如中小盘成长股、题材股。二是,大盘股因受国资委制约,一般不愿也无法送股,所以市场看重有大比例送股可能的中小盘股。三是,大盘股的分红回报率低,低于银行利息,因而打击了中长线投资者。四是,大盘股性呆滞,差价难做,一旦被紧套很难翻身,而在目前仍以博差价为主的广大投资者更偏好买中小盘题材股。五是,大盘股即便购并重组,也是在大大之间、强强之间,且越做越大,在市场缺乏吸引力,而中小盘中低价股,哪怕绩差股,一旦被重组购并,瞬间成为黑马,赚钱效应十分显著。六是,大盘上涨会快速拉升指数,导致IPO提前恢复,故市场不愿捧场。

  因此,在经济大牛市和股市大牛市到来之前,大蓝筹只会有间隙性补涨,二线蓝筹或更有机会,但在相当长时间内发动指望市场风格转换,只能如镜中花、水中月。至少在上半年,中小盘题材股主导的结构性牛市特征不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