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服装投资者卡尔和纽约大都会职业棒球队老板维尔波恩正在纽约的大街上忍受煎熬,前者和马多夫有着多达50年的深厚交情,却无情的被马多夫骗走了高达5亿美金的半个身价,后者则因为无法接手马多夫是巨骗的事实而丧失了对人性,对道德的双重信心。除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渎职之嫌外,马多夫的骗局解说举世哗然——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摆脱了道德的枷锁。
经济领域里的丑闻不仅仅是让人们钱袋子瘪了,重要的是心也变得残缺。
镜头拉回中国互联网, 今晚有幸参与了IT龙门阵关于互联网用户隐私的大辩论。与会者都是互联网资深人士,期间有不少人大曝互联网业内丑闻。颇有感触。
央视曝光淘宝假货横行,这算不算丑闻我无法界定,但对电子商务影响之深却是显而易见。淘宝在这场有央视发起的打击网络贩假,卖假的人民战争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有人认为淘宝乏于监管,罪该万死。有人说淘宝只是一个平台,无法出位行使工商的职权,也实在没那个能力应对数以亿计的审查。比较赞同祝志军老师的观点,判断淘宝的好坏要以企业的主观意志为基础。如果马云本来就知道假货横行却坐视不管,那么这问题肯定在淘宝。相反,如果马云并不知道假货泛滥,那么责任的摊派就需要认真的讨论。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多法律尚待完善,但即便是有明确的法律条款,也阻止不了一些勾当暗地滋生。像51JOB和移动公司贩卖用户资料之类的丑闻只有抓现行可以让大家一起愤怒,此外我们只能选择沉默。在法律框架内无法真正受到约束的商业交易是如此的畸形和阴暗。在这场和真相的较量中,正义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最可悲的是没有证据就等于诽谤。
也只能无奈的搬出道德来震慑下冰冷的现实,但企业道德的缺失让一切关于互联网的争吵变得安静,变得条理化,变成了一种常态。长叹那些被刷到中关村电线杆上的个人资料迎风招展,大谈道德的正人君子却不见踪迹。
马云们是不是马多夫,只有他们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