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是很多企业和商家此时最真实的感受。
出口市场遇困,很多企业今年都将战线回缩,将目标瞄准了广大的农村市场,但是农村能解救目前摩托车行业的困境吗?民工返乡潮的出现,农产品价格的疲软,农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这些都使农村的消费能力和欲望空前低落。除了这些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摩托车行业的巨头也正在着手利用这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契机,亲自操刀为行业进行洗牌。
2008年的摩托车行业,注定充满戏剧化的变数。
价格背后的博弈
豪爵最近全国性的降价在行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品牌的商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情,并且期望自己的品牌能有对应的举措,但是这么些天过去了,企业方面还是依然静悄悄的,没有明确的反应。
分析现在的摩托车市场,企业降价一般都出于这几个目的,或者是摩托车利润空间有所增长,品牌获利丰厚;或者是清理库存和积压,加快资金流动;还有就是实力雄厚者以降价袭击竞争对手,压制竞争对手的成长。前两点都好理解,毕竟现在原材料价格确实下降了,企业在利润空间提升的基础上,为了销量拿出一部分利润打开市场,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出于第三个目的,那么降价背后就掩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在价格敏感期,利用自身的成本和规模优势加速行业洗牌。据传,行业某企业在价格调整会议上,其省级经理当着全体与会商家的面宣称,此次价格调整的目的是打死三线,打垮二线,这样的口号想起来都让很多企业感觉寒气逼人。
权 衡
其实关于价格的问题已经引起企业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多一线品牌都在召集紧急会议,希望能有一个有效的应对措施,但问题是企业跟风降价是否会刺激销量的提升?降多了,企业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利润空间,降少了消费者根本不买你的账,到时候你舍了孩子却没有套住狼,“跟风式”的盲目降价实际是在从侧面在为豪爵打广告,毕竟人家已经在市场上占了先机。更可怕的是,如果价格降下去,经济复苏后,原材料价格再往上涨,那时候师出无名,难度就更大了,强行切换只会给市场带来波动。
众所周知,摩托车企业所用的原材料一般是提前采购的,其价格波动反映到终端摩托车价格上会有一段过渡期。因此,目前企业的库存摩托车,几乎都是原材料高成本时期生产的摩托车,如果这些库存摩托车不能迅速被市场消化,以获取回笼资金,摩托车企业将无法享受到现有原材料降价带来的成本优势。针对上述情况,短期内摩托车价格松动的可能性很小(现今市场有些摩托车在降价,都是采取部分摩托车降价策略以及原先高利润摩托车进行降价)。但是一些代理商却不依不饶,都是吵着要摩托车企业降价,甚至以不进货为要挟,导致现今摩托车市场,旺季不像旺季,更多的时间不是拿来做市场,而是在摩托车价格上厂商进行生死博奕去了。
除此外,目前企业面临以下三个现实的命题:首先是年底到了,很多企业早已经为这个传统旺季筹备粮食,如果现在价格下调,额外的成本谁来负担?但是如果不降,这些摩托车生产的成本会严重影响到公司资金的正常周转,其次,在降价风盛行的时候,很多代理商都在持币观望,盼望厂家把价格进行下调。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促成了代理商持币观望的心态该怎么解决?现在商家已经没有大规模进货的,大家都是走走看看;三是来年的营销策略该如何制定?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或者突然间反弹,那么摩托车价格该怎么定?市场费用又该怎么预留?这些问题的担忧,导致企业在价格下降面前的犹豫。
在这种担忧下,厂家都很矛盾,摩托车价格降还是不降,不降万一竞争对手降,来抢占市场怎么办,面对金融危机,消费需求降低的情况,各摩托车品牌都不在是做蛋糕,而是在为抢蛋糕做准备,万一竞争对手降,到时就会搞的很被动;其二,摩托车将价格真的降了下来,那前期的代理商库存要不要补差,如要补差又是一大笔费用的投入。而对于代理商也会存在着以下疑虑,一是现在临近年终,公司都在定明年的营销计划,如果现在每月要压货,万一摩托车降价了怎么办;二是原材料一天一个价,现在也只有“看菜吃饭,少做定单多观望”;三是原先进来的高价摩托车,厂家会不会补差。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厂家与代理商关系将非常微妙,厂家为了完成任务,会要求代理商压货,代理商看着原材料每天一个价格,肯定会持币观望,因此厂商之间肯定会产生很大的博奕。同时,消费需求的降低,生意没有以前好做等等原因,也影响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失 衡
不但是整车企业经受这样的煎熬,配件企业同样也在经受价格的考验。
“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市场形势,我在上半年投入大量资金,开足马力生产了大批配套摩托车,由于下游整车企业大量减产,造成了我的摩托车配件大量积压。每月销售额连50万元都达不到,而此前一般都在300万元以上,现在公司资金链已经断裂,那么多的配件要销往何方?更急人的是,等到年底银行、机构、个人催款的时候,我该怎么应对?这些愁得我觉都睡不着。”重庆一位配件企业老板忧心忡忡地说。
据了解,重庆摩配企业目前至少有20%~3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也就是有两三百家。”
无独有偶,最近有媒体报道,广东江门摩托车出口也出现大幅下滑,企业的平均利润也将由原来的15%回落到5%左右,江门市经委有关官员对记者表示:“在未来3~5年内,我们希望出口能保持在20%左右,将内销提高到80%。”该官员同时表示,他们已经开始整合江门6家摩托车整车企业、300余家配套企业资源抱团作战,应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向国内市场转移,同时出口战略向非洲、南美倾斜。
如果原材料还在持续下降,企业在市场和利润的天平上就会失衡,摩托车价格集体跳水将是一个不得不为的必然结果,所以厂商一定要尽快达成共识,如要降价,方式与方法应该是有策略性的。笔者建议:一是不要直接降价,降价意味着补差,这对于每个厂家都是黑洞;二是摩托车直接降价还会引起连锁反应;三是摩托车一但价格下调将很难回升,特别是在目前原材料价格最终没有定性的前提下。
有专家建议说,这次的危机可以通过加大促销力度,来弥补价格的缺失。如加大赠品力度,加大促销资源的匹配,加大培训与推广活动力度等软性资源弥补;其次,摩托车终端让价,不如进行渠道让价。厂商双方应该趁此机会,回归到一个合理价格空间。以前做摩托车生意,不管厂商之间,都有搬运工的称呼,也就是资金投入大,回报率低,所以造成很多摩托车代理进行叛逃,此时可以梳理一下营销价值链,重新审视利益分配链,让各个环节赢得合理利益回报空间,这样才保证摩托车能快速地在渠道流通并且实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