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书信《致巴特雷上尉》导读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导读
【背景】
本文选自1995115《光明日报》第2版,文字略有改动。译者不详。为了纪念雨果诞生2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月出版12卷本《雨果文集》,把这封信收入第11卷“政治卷·言行录”,题为《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程曾厚译)。巴特雷上尉,1860年随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北京并参与劫掠圆明园的一名法国军官──回国以后,他写信给作家雨果,炫耀自己“远征中国”的暴行;雨果先生立即回信,予以声讨。
作者维克多·马里·雨果(Victor Marie Hugo),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1802226日生于法国东部贝藏松。1822年发表抒情诗《颂歌集》,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1831年发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5112月因路易·拿破仑政变而流亡,长达19年;1862年发表长篇社会小说《悲惨世界》,1874年发表小说《九三年》。1885522日逝世于巴黎,举国志哀,葬于先贤祠。另一位著名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指出:“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先生:
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既“体面”又“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英格兰和法兰西共享之荣耀1。你希望知道我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2。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帕提侬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3,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帕提侬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艺术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辉煌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4再加上花园水池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朱鹮和孔雀5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洞府。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6。人们常说,希腊有帕提侬,埃及有金字塔7,罗马有竞技场8,巴黎有圣母院9,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帕提侬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10。当初在帕提侬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盈的外快!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袋子,另一个装满了柜子;然后,他们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但是,上述种种,恰恰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盗贼,但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起偷盗案件,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1125于欧特维尔-豪斯11
【注释】
[1]【维多利亚女王】指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191901),曾出任英国女王(18371901在位)和印度女皇(18761901在位)。 【拿破仑皇帝】指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18081873),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18521870在位)。
[2]【圆明园】中国清代名园。其遗址在北京市海淀区,是环绕福海的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的总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三十七年(1772)告竣,历时63年。面积347公顷,罗列国内外名胜40景,建筑物145处,被誉为“万园之园”。先后于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六年(1890)毁于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之手。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资修整,并命名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3]【帕提侬】又译作“帕提农”或“帕台农”或“巴黛农”。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女守护神雅典娜·帕提侬的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前432年。在雅典卫城之中。外形为希腊多利克柱式,是古希腊全盛时期建筑和雕刻的主要代表。
[4]【天方夜谭】这里是“虚幻”的意思。
[5]【朱huán)】鸟纲,鹮科。全身羽毛白色,上体、下体的羽干、羽基以及飞羽均有粉红色渲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著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
[7]【金字塔】古代埃及、美洲等地的一种方锥形(棱锥体)建筑物。
[8]【竞技场】指意大利罗马大角斗场,著名的罗马建筑文化古迹。
[9]【圣母院】特指巴黎圣母院,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原译文作“巴黎圣母院”。
[10]【埃尔金】又译“额尔金”。苏格兰封爵贵族,属于布鲁斯家族。“埃尔金伯爵第七”托马斯·布鲁斯(17661841),英国外交官,17991802在土耳其大使任上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帕提侬神庙,并掠走大理石雕像。其子“埃尔金伯爵第八”詹姆斯·布鲁斯(18111863),英国政治家,历任牙买加总督,加拿大总督,英国对华全权专使,印度总督。186010月指挥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北京圆明园。
[11]【欧特维尔-豪斯(Hauteville-House)】又译作“高城居”。雨果1856年在远离法国本土的根西岛买下的一幢房子。雨果逝世后,其后人把它捐献给巴黎市政厅。
【感悟】
法国作家雨果在这封回信中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以饱满的热情和崇高的敬意,赞美了东方“梦幻艺术”的杰出典范──中国北京的圆明园;同时,又以极大的愤慨和犀利的笔触,揭露了英法联军野蛮而卑鄙的强盗行径,表现了作者勇于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热爱和平的高贵品质。雨果跳出“国家”和“民族”的小圈子,站在人类文明的制高点上,进行了一次非常理性的思考,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对于中国的广大读者来说,这是一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2009225,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拍卖了圆明园流失的两件文物──铜兽首石人身十二生肖中的“鼠首(编号677)”和“兔首(编号678)”。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先生,以3149.12万欧元最后拍得(尚未付款)。两件文物的持有者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é)曾私下提出带有政治色彩的“归还”条件,而拍卖公司大股东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ot)是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私人好友。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表示:“中国对其享有不容置疑的所有权,当然应该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拍卖!本应归还中国人民的圆明园被掠文物,如果被如此堂而皇之地拍卖,将再次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
圆明园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而帕提侬神庙在希腊的首都雅典。作家雨果在抨击英法联军纵火焚毁圆明园的强盗行径时,为什么要把北京的圆明园与雅典的帕提侬神庙相提并论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思考题】
1.你去过北京的圆明园吗?你知道雅典的帕提侬神庙吗?
2.你心目中的雨果是怎样的一位作家?你是如何知道的?
3.假设雨果还健在,以中国读者的名义给他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想──对圆明园的看法,对英法联军的看法,对他这封“信”的看法。
4.以中国大学生的名义,分别给弗朗索瓦·皮诺和皮埃尔·贝尔热写一封信,谈谈自己对拍卖圆明园的两个铜雕兽头的看法,顺便谈谈你对法国政府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