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枫:地产寒冬解冻的末来模式


 在金融海啸的论调下,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国家的各种政策、相关金融手段的影响下,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回落,成交量也在急剧萎缩,房地产行业人士都普遍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已经进入寒冬。整个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仿佛弥漫着一种迷茫的气息,相信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感到了它刺骨的寒意,几乎所有关注地产行业的人们都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地产行业将何去何从,地产寒冬将何时解冻,地产寒冬解冻后的末来模式到底是怎么的?对此记者采访了众多地产行业的资深人士,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华远地产任志强表示,“房价下跌只是暂时的、局部的,长远来看,房价不会跌,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一定会使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房价主要受供求关系决定,而从人口学、城市化等角度来看,目前还不能得出市场上的住房供应已经过剩的判断,也看不出目前市场上住房已经满足需求的信号。即使要下跌只是局部的、某个地区,而不可能是大范围的全线下跌。”

丹青山水房地产中国区总经理何丽枫女士对此认为:前几年来房地产的非正常上涨,使老百姓对房价的承受到了极限,意味着银行的房贷风险也到了极限,同时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也到了一个亟需调整的界限。因为所谓的“拐点”,不是指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拐点,而是在去年、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一种理性回归,是经济规律和政府干预双重作用下的一种平稳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产寒冬解冻是周期问题。

何丽枫女士认为在楼市持续升温的高烧年代,供给的暂时性短缺,加上人为抬价因素,使得买房者连比较、考虑的时间都没有。面对一个月就升一截的房价和较为有限的商品房供应量,初涉楼市的消费者就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风险:买房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没有特定的关系渠道,要想买到紧俏楼盘的第一手房子,就得去售楼部排队。这样的局面只有随着房地产价格回落到相应的水平、房地产交易规范和楼市供应合理化后才会渐渐淡出,成为人们的记忆。

目前经济规律已经发出了强烈的信号,政府也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降低中国经济受到外来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和未来发展的冲击,稳定、刺激、保持及促进中国经济继续更快更好的发展,也不断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政策,涵盖了金融、财政、民生、以及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利好来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稳定国内市场经济,各地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坚定信心促发展”的号召,推出相应的地方政策;从这些方面来看以及这一系列的政策出拳的出台都明显看出国家领导管理层促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政策导向,其中如大幅度降息对中国房地产的未来趋势将起到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可以这么认为:国家已经从打压房地产价格局部疯涨、整体过快上涨的行政干预上转变为适当的放宽对房地产业政策的抑制,促进房地产业本身的产业结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

国家通过各种政策,使限价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城乡结合集体流转房等非商品房将会大量的上市,改变供给格局,从而抑制需求和房价。而真正得到实惠的是什么人呢?何丽枫女士认为,政府措施的出台将对房地产市场的末来平稳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现在给地产业带来了一些“寒意”,但更有利于末来房地产的结构调整,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整政策的受惠者主要将是大部分真正房地产的消费者而非投机者。

何丽枫女士认为,政府政策对地产行业的调整将是一个缓慢而稳进的过程,地产寒冬的解决只有等到公众社会可支配财富的平缓上升,烘托出来房价不贵,平缓消化今天高成本导致的高价,才将迎来地产寒冬的真正解冻。因此,地产寒冬解冻是一个周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