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谁在网上乞讨?


  日前,济南市相关部门的合力整治下,数名操纵儿童乞讨的成年人被依法拘留,泉城街头“丐妇帮”已难觅踪迹。另外, 相关报媒对街头乞丐骗局的报道,也让市民对“乞骗”的伎俩有所了解。然而记者发现,一些乞讨者竟在互联网上公然现身——— 与在街头风餐露宿的“前辈”们不一样,“网络乞丐”只需坐在室内敲敲键盘动动鼠标,就有钱送上门来。

      揭秘:谁在网上乞讨?

      16日,市民张女士打开邮箱后发现了一封“乞讨邮件”,发信人自称正在读大学,家中突然遇祸父母双亡,为完成学业请求大家帮助,希望收到信件的人能往他的账号上存入1元钱。张女士将信将疑,于是拨打 热线反映。

      记者看到,除了“乞讨账号”外,该信件并未留下其他个人信息。17日,经过查询,记者发现该账号的开户地点在长沙。记者随后与当地警方取得联系,信息很快传来:该账户开户人是一名22岁的小伙子,家庭完好,根本不像其本人在邮件中所称的那样。

      采访中,不少人表示自己在上网时曾遇到过“网络乞丐”。他们乞讨的花样也是千奇百怪,例如把自己的“惨状”做成照片或视频,以博取网友同情,最后总会留下自己的银行账号,索要的金额也大都只是1元钱。

      记者发现,网上行乞者身份十分复杂,仅看网页上的信息,就有学生、白领、公务员、无业或待业人员、打工仔、下岗职工等等。他们的留言五花八门,但均称自己所述“完全真实”,有的还自称通过“网络乞讨”已经步入小康生活。

  市民:大多数表示不会给钱

  “遇到‘网络乞丐’,你会给他们钱吗?”从3月11日开始,记者在舜网论坛上发起调查。截至22日,共有1555人参加投票,其中表示不会给钱的占80.1%,表示会给钱的占19.8%。

      市民张女士称:“能上网的乞丐不是真乞丐。他们若是没钱,上网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对于这些‘网络乞丐’,我一概不理会。”

      市民张先生也不认同“网络乞丐”的做法。他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乞讨者所述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好多人往往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骗了爱心。另外,一个能熟练掌握网络应用的人,没理由不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且,‘网络乞丐’连那种撇掉尊严的抛头露面都省了,只躲在电脑屏幕前鼠标一点就要钱,这样的行乞方式也太过取巧。”

      但也有市民觉得,虽然“网上乞丐”难辨真假,但拿出1元钱也无妨。赵先生称:“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些身陷困境的人的确需要大家帮助,付出1元钱也损失不了什么,就当是做好事儿了。”

  摆脱“网乞”纠缠有妙招!

      “街头乞丐”有随时被送进收容所的担心,但网络乞丐却可以“高枕无忧”坐在家里数钱——— 对于这种新生事物,律师赵海涛称,目前法律无法跟上网络的快速变化,滞后的法律条款很难对虚拟的网络产生约束力。

      赵海涛称,“网络乞丐”虚构事实、编造谎言欺骗网民的行为,涉嫌网络诈骗,应该依法查处。目前,关于网络违法的处罚条例还不完善,应当及时制订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才能为治理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对此,社会学教授储兆瑞也表示:“随着科学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一些人正是利用这虚拟的世界好逸恶劳起来,‘网络乞丐’的出现助长了某些人的懒惰毛病,滋生出新的‘乞讨区’来。”

      他说:“并非所有的助人行为都值得提倡。对待这些职业‘网络乞丐’,切勿行错了善,纵容他们好吃懒做的习惯。遇到‘网络乞丐’的纠缠时,有个最简单的办法——— 他不是要1块钱吗,回复他说你比他还穷,请他给你5块钱,保证他再不来骚扰你。”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new.qzone.qq.com/893849699/infocenter/医药营销企划&医院经营管理--万祥军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社会生活时政评述&老年服务健康管理

 敬请加入观点交流讨论圈:

《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6/

《社会生活&时政评述》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41/

《养生保健&健康产业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8/

g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