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疑不辩
我越来越相信,一个人的姓名常常就是他的性格和命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自然不在话下,高大泉(《金光大道》)者高大全也,唐晓芙者荷塘里的芙蓉也。这是作家的创造。可是,历史上的人物,刘邦,安邦立国,项羽,飘忽不定,钱钟书,有了钱就买书,沈从文,脱了军装就写作,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00年,才出现一个。鲁迅,愚鲁之人应该赶快做,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的都用来读书和写作,这样的人还能不成功?
话说汉代的直不疑,一看这名字,我们就知道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正直,不疑神疑鬼,不怀疑别人的动机和良心。直不疑在朝廷做官的时候,同僚中的赵科休探亲假了,不小心把钱科的钱包打包带走了(他们都住集体宿舍)。过了几天,钱科发现单位发的一块金币不见了,就怀疑是直不疑偷了。直不疑想:一个宿舍,就咱们三个人,宿舍的安保措施非常到位,都有监控,不会有外人和小偷光临的,金币不见,无非是钱科自己忘记搁哪儿了,或者,是自己不慎丢失了,不会自己屋子里的人偷的,犯不着,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况人乎?但是,在金币找到之间,自己的分析和辩解都毫无用处,因为,我们有先例:人有亡斧者。
怎么办呢?为了不伤和气,影响工作,直不疑就把自己的一块金币拿出来,说:钱科,不要找了,在这儿呢。都是单位发的,一样儿。于是,这件事情就算暂时过去了。
过了一个月,赵科探亲回来,带来了家乡的土特产让钱科和直不疑品尝,郑重其事地向钱科道歉: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因为走得匆忙,把你的金币带走了,现在完币归赵,恕罪,恕罪。钱科的小脸儿顿时红的像关公,连忙向直不疑赔礼道歉。赵科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不疑也不为之解释,就说,算了,算了,这事就算过去了,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从此,赵科、钱科和直科,更加团结了,简直就是三个亲兄弟,比后来的刘关张还要铁。
后来,直不疑的官越做越大了,一些有嫉妒之心的同僚(不是同室)就说闲话了:“别看他人五人六的,正人君子似的,长得像濮存昕,人见人爱,可是,他和他的嫂子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话自然就传到了直不疑的耳朵里了,关心他的人就问到:“真的么?”直不疑说:“我是独生子,我没有哥哥。”并没有去追查流言的出处。
现在的人对于丢东西和流言蜚语的处理方法是这样子的,李晓芳同学发现铅笔盒里的橡皮不见了,马上报告老师,老师立刻让班长和副班长加上体育课代表组成三人小组,检查每一个学生的铅笔盒和书包,结果,没有发现赃物。这个时候,李晓芳惊叫一声:我的橡皮找到啦。原来,橡皮正攥在她的小手里呢。赵忠祥老师被人指认为和一个医生有染。于是,赵忠祥四处辟谣,召开新闻发布会,结果弄得乌烟瘴气,赵忠祥的形象大打折扣,最后,我们也不知道赵老师和那个女医生究竟有没有染。(三月十九日)
不疑不辩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