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经济转折期挖掘大牛股


    随着全球各大经济体出台救市措施,目前经济也逐渐出现了触底现象。尽管还很难说经济什么时候会重返升势,但市场不能面对中国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政策,以及美联储煞费苦心的收购美国国债视而不见。无论从经济周期角度考虑,还是从救市政策角度考虑,全球经济重返正轨早晚是会来的。

 

    经历了两年的次贷危机,以及一年的经济危机,经济上很多变化已经发生。在经济停滞的过程中,劳务支出被压制在低水平;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对破产和被并购的威胁,不得不重新配置资本,日常开支被压缩,低效率部门被精简甚至撤销,员工结构最大范围调整,“三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尽可能的被压制到最低。这时候由于企业经过结构的精简,效率比以往更高,而成本又大幅压缩,因此当经济形势开始好转时,企业增长的利润机会直接等于利润净额,毛利和净利的差距将有史以来缩到最小。

 

    遵循着这个逻辑,要挖掘在经济回暖过程中,最充分享受销售增长带来净利增长的企业,就应该从“三费”角度来考虑。通过开来资讯金融终端,可以选出一组名单,即“三费”支出,在08年度中,比07年大幅缩减的前20家上市公司(见表1)。因为08年可谓是经济最艰苦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大部分企业裁员和降薪都在这段时间发生,因此通过这类筛选,有理由相信这20家企业中存在可以充分受益经济回升带来的效益。

 

    1. 三费大幅降低的上市公司前20(年报截至2009326)

 

   

                                                                                                  数据来源:证券通www.cnsec.com

 

    然而,这仅仅是第一步,通过数据的初步筛选,并不能确定企业“三费”的减少,确实来自支出压缩和结构精简。因为,如果一些企业在08年进行了资产置换,注入,或者剥离,那数据就是无效的。第二步所要做的,就是从这些名单中剔除那些因非经营因素导致“三费”大幅下降的企业。要做出第二步筛选,就要全面回顾这些企业的08年历史,如果有企业确实资本运作没有大的变动,那它们将成为经筛选后的第二批名单。

 

    经过以上这两步筛选,已经基本可以确定哪些上市公司的在危机中进行的大幅度的开始压缩。接下来第三步,将分析这些公司所处的行业。由于不同的行业在经济周期中复苏的顺序不同,且复苏的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作仔细的甄别。

 

    根据开来资讯金融终端的信息显示,研究机构认为,从经济周的角度考虑,未来复苏的产业顺序可能是先房地产,然后是接受救助的金融行业,而后是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的IT、基建、新能源。危机扩散的顺序是房地产-金融-汽车-消费。房地产下滑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但房地产风险通过资本市场转移到最后持有人,目前的价格已经下跌很多,可能最早见底。银行国有化标志着大型金融机构破产风险的消除,银行的运营开始有所好转。新的经济刺激方案对IT、基建、新能源具有拉动作用。因为美国的消费调整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预计消费品及其相关的零售等服务业将最后复苏。从去库存的角度考虑,特别需要关注的行业分别是:炼油、机械设备、化纤、房地产、煤炭、钢铁、医药、非金属、饮料、电子元器件、批零、化工、造纸、交运仓储,原因是这些行业现金流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盈利水平和存货高度相关。综合考虑存货的形成和消化,医药、化工、饮料制造、元器件、交运设备、通用设备、煤炭、化纤等在有复苏迹象的情况下有望最先摆脱存货积压之苦。如国内投资拉动取得明显成效,医药、饮料制造、化工、元器件、交运设备、非金属、钢铁、煤炭的存货或将触底反弹。

 

    如果学会了这三个步骤,相信广大投资者将走出盲目投资的误区,并在新的经济复苏周期中,充分享受资本市场带来的投资收益。目前正在经济底部,是时候好好做功课了!

 

    昨晚国务院批复了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规划,分享一篇《上海着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利好****》,为了避免荐股之嫌,隐去公司名字,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