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餐桌上的臭豆腐


 

“保护主义”不用解释了吧?大家现都在口诛笔伐呢。论证保护主义要不得的文章俯拾皆是,从一般网民的博客到联合国的大会文件,都在弹压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

“臭豆腐”对中国人来说也不用解释了吧?几乎是妇孺皆知,“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

但是现在,贸易保护主义就是放在世界餐桌上的一盘臭豆腐。实际景象是一个个就餐者都紧捏着鼻子大张着嘴,闻不得的保护主义臭豆腐还是不断地被美滋滋地送到各自口中。

 

军事上有一种战术,叫做“以攻为守”,也就是说,防守并不一定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这种军事战术理论把进攻看作是最有效的防御。

因此,说穿了,以促进贸易的方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这个困难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骨子里依然是保护主义——以积极进攻的方式保护本国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大家都是理性人,谁也不要小瞧对方,不要当对方是傻子。理性人如何行事?趋利避害是也。但趋利和避害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贸易政策是趋利也是避害,保守的贸易保护是避害也是趋利。

口头上的说辞是由国家经济实力决定的。想当年世界列强要敲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旗帜上写的就是贸易自由主义,最后不惜动用坚船利炮来轰开中国的大门,用武力保护其商人自由地把鸦片送到中国来;自由地掠夺中国的财富,以致今天还可以自由地放在拍卖会上去拍卖,这一切都受惠于“自由”。

现在情况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不断提升,因此,依照不变的逻辑和新的现实,有人论证说中国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确如此,中国现在有着让人瞠目的高贸易顺差,有着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这些全仰仗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的人口红利为基础的“出口”,过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要想不让这惟一可以让外储增加的马匹不趴下,现在大张旗鼓地反对欧美国家日渐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确是非常有必要。

不过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反对保护主义就是一种保护主义。保护主义的实质就是保护既得利益不受损害,无论是表面上看来进攻式的自由主义还是防御式的保护主义。反对闭关锁国的人,是要敲开别人家门的人,而不是足不出户呆在自己家里的人。

 

要说咱中国人想当年的确是傻,傻到只知道用真金白银铸造货币,而不知道发行纸币。等到八国联军把咱们的银子成千万两成亿两地抢走了,等到外国银行在武力的保护下在中国大肆发行纸币“虚票”的、把大清的银库掏空之后,才想到建立大清银行,用空虚的国库作为“银两票”的基础来糊弄自己的人民,尽管上面印着“1两、5两、10两、50两、100两”,但白花花的银子早成了列强国库里的库存了。

想想当年大清朝的状况,现在要想既满足反对保护主义者要求又要不失去中国的既得利益,两全其美的办法可能就是要学着美国用“直升机撒钱”的办法大量扩张基础货币,用来支付进口,让世界上那些叫嚷贸易自由的往来国家,都呈现出口兴旺的景象,都变成持有大量人民币储备的、有着以人民币计价的大量顺差的国家。

 

对无主权货币的嚷嚷,真的意味着我们要放下伸向臭豆腐的筷子?

实际上,中国当前难以承受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之重。因为我们都知道,货币体系崩溃之时,最倒霉的就是手中持有大量行将崩溃的货币的主儿。那些在国家信用崩溃的时候肩扛着成袋货币的人都是穷人。而中国现在就是这样的主儿,持有世界第一的外储和世界第一的债权,如果世界货币体系现在轰然崩溃,我们去哪里找发行货币的债券的债主?因此,尽管中国央行行长提出要建立独立于国家主权的新的货币取代美元霸权地位,但是,如果这个进程真的启动而且进展迅速,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中国古代圣贤对待逆境的态度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且这不单单是“明哲保身”的做法而是为了“修身以敬”。或许这些格言在当前能对人们有点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