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建博物馆,请别拿亡灵作秀


  23亿建博物馆,请别拿亡灵作秀

  

  倍受各界关注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体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初步预算总投资为23亿元左右。设计方案一出台,其巨额的投入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网友质疑耗巨资建设博物馆无异于搞“形象工程”。(见3月27日《新华网》)

  汶川大地震留给人民的悲痛是永远无法弥补,建立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有必要,但投资23亿元左右来建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其理由有三。

  其一,建地震博物馆应该,但大肆挥霍钱财不妥。建博物馆整个方案的规划区方圆有8平方公里左右,由博物馆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和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三大块组成,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地震遗址博物馆也许该建,因为它无论是从地震预防,还是教育意义上讲,都是无可厚非的,但灾区重建本来就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灾民的生活设施,居住环境、教育医疗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投入建设,而现在建一座博物馆竟然计划投入23亿元,这无异于搞“形象工程”,拿亡灵作秀!是非常不应该的。其实将受灾的汶川现场简单圈围起来,不就是最好的标本博物馆吗?用得着斥巨资劳民伤财?

  其二,纪念是一种心灵寄托,与花多少钱没有关系。纪念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思念衰思掉念,是无形的心灵思念,而不是金钱堆砌的表达。花再多的钱,建最好的博物馆,也只是一种物资展示,对后人的教育并没有实现意义,特别是经历了地震灾难的人民,尤其如此。因为,最好的纪念是让劫后余生的人民群众过上平安温暖的生活,这才是政府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最大现实问题,而不是斥巨资建什么博物馆。再则为什么非要将已经过去了的汶川的痛,再度揭伤疤?看到它,无异于永远让大家再度唤起恶梦?同时,投入23亿建博物馆难逃四川政府为繁荣一方经济作铺垫之嫌,果真如此,不但糟蹋了捐款人的心,而且践踏了募捐者的意!

  其三,花23亿建博馆,与当前经济危机不相容。纪念从大地震遗址中挖掘出来的,有较高的人文价值,作为抗震纪念、体验、防灾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基地,让有关地震科普教育、抗震救灾的典型实物藏品等,成为重要的纪念基地,建其与风景融为一体的博物馆,让游人真正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这是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初衷和应该达到的效果,但,它不但与厉行节约的精神背道而驰,而且与全民一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现实不相容。建博馆难道比让活着的人更好的生活重要?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动用23亿建博物馆,请政府别沽名钓誉拿亡灵作秀!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