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立化又可以称为“柱化”
荷兰文中是Verzuiling,英文为Piliaisation(system restore),是荷兰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其起源是宗教分歧,但影响却涵盖了整个社会包括世俗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现象如果需要做一个简短的定义的话,可把它称为一种以宗教或政治为分野的社会隔离。具体来说,就是荷兰社会被天主教徒、新教徒、社会党人和自由党人纵向分割为四个小社会,每一部分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力图在自己的小社会中活动,各部分之间相互老死不相往来。这只是一种绝对化的表述方法,实际上各派别的分立化倾向并不一致。一般说来,天主教徒的分立化倾向最强,工党和自由党的分立化倾向最弱。荷兰的社会分立化现象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70年代后逐渐减弱。目前,分立化现象基本消失,但其影响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
社会分立化很难通过定义来解释清楚,只能由实例来说明。
例如,一个天主教孕妇分娩时,她必然要到“圣伊莉莎白医院”
或其他天主教医院找产房。如果这个孕妇是新教徒的话,她绝不会去“圣伊莉莎白医院”,而是去新教的“迪亚康内斯医院”分娩。而如果这个产妇属于自由党人或社会党人的话,她一般会选择医学院作为她分娩的医院。如果刚才那个天主教产妇实在来不及上医院,哪怕孩子生在家里也不会去找“迪亚康内斯医院”。
在这种情况下,教派原则也高于一切。这时她的家人会打电话找“白黄十字会”的护士到家里来接生。“白黄十字会”是天主教会的医疗组织。而如果产妇是新教徒,请到家里来接生的将是新教“桔绿十字会”的护士。而自由党人或社会党人的产妇则会求助于世俗的“绿十字会”。
这种宗派分野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医院按派别分,工会、农协、雇主协会、教师工会、零售商协会等等也都泾渭分明,不容混淆。家庭妇女的活动也早有安排。如果她们要参加合唱队,天主教徒必然参加“圣西西丽亚合唱队”,新教徒必然参加“坎塔迪奥合唱队”,社会党人的妻子们则参加“人民之声合唱队”。这种社会分立化也深入童心。天主教徒的子女只进天主教学校,如“圣伯纳特学校”、“圣约瑟夫学校”等等,而新教徒子女则只上新教学校,如“圣经学校”等:有时,新教学校还有更细致的教派划分。各教派还有自己的童子军、夏令营。甚至连少年足球队也有门户之见,天主教学校的孩子决不与新教学校的孩子一起踢球。即便是成年人的业余足球队也分成两个足协JAVA。按照惯例,新教徒的足协总是在周六比赛,而天主教徒足协则在星期天比赛。
作者:胡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