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蹿红的国民性研究
2009年的一台春晚,捧红了一个小沈阳,春节过去两个月了,神洲处处小沈阳。开谈不讲小沈阳,宴席没有上甜汤。一个本来身价只有500元的二人转演员,一夜之间,身价就飙升到30万元,比火箭还要快,比师傅还要拽。有人颇不理解,凭什么就让小沈阳火得那么快?为什么要让小沈阳赚得那么多?恨不得中央下一个文件,把小沈阳给封杀了。可是,喜欢小沈阳的人更多,他们就像久旱逢甘霖,他乡遇知音,不惜血本、不辞劳苦,成为小沈阳的拥趸,为小沈阳而疯狂。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冷静思考一下,小沈阳的蹿红,是有着深厚的民族基础的,是符合国民性格的。小沈阳之前,其实,已经有“沈阳”了,小沈阳之后,还会有“小小沈阳”。
就说星光大道吧,捧红的最大的明星,可能不是阿宝,而是李玉刚。李玉刚的出名,是他的扮相,男扮女装,非常吃香。很容易就让我们想起了梅兰芳。当然,和梅大师相比,李玉刚还是一个小学生。但是,李玉刚的天生的扮相和嗓音,使他在当今的娱乐圈里成为一个稀缺物种,星途灿烂,简直是没有悬念的。
我们再把眼界放宽一点儿,小品界的巩汉林,影视歌三栖明星张国荣,还有,费玉清、蔡国庆、毛宁等等,不都是有一点儿女性化,或者阴柔么?超女之后的好男儿选秀,那些粉嫩得要滴油的男孩儿,个个涂脂抹粉的,搔首弄姿的,让人以为我们进入了大观园。这好像是和超女唱反调。超女最红的是李宇春,李宇春略显中性的身材和歌喉,可能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个法宝。
中国是一个中庸的国度。中庸之道,就是不剑走偏锋。李逵关公,自然也是有拥趸的,黛玉宝钗自然也是有粉丝的。可是,更加让人不能忘怀的,可能是诸葛亮和贾宝玉。诸葛亮的儒雅,贾宝玉的多情,都和他们的性格和容貌相协调。这种男人有一个别名“奶油小生”。曾经一段时间,奶油小生不吃香了,唐国强甚至都没有戏接了。可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奶油上餐桌。麻辣,只是一种调味,站不住的。当然,最最让我们中国人引以骄傲的,是我们的国粹京剧。京剧的旦角,比如,四大名旦,都是男人。
鲁迅说过这样意思的话,这男人扮女人,有讲究。男人看到的是扮女人;女人看到的是男人扮,都看到了异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不仅是一个物理现象,而且也是一个心理现象。文艺是苦闷的象征。现代社会,生活很累,人们需要放松,需要娱乐。男人需要,女人也需要。屠洪刚是女人的最爱,男人未必喜欢;张韶涵是男人的心肝,女人可能嫉妒。而李玉刚、小沈阳,是男女都爱,天下通吃:因为,男人看到的是扮女人,女人看到的男人扮。(三月二十四日)
小沈阳蹿红的国民性研究
评论
编辑推荐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