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国
这波由美国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到目前为止,其灾难性影响,人类还无法用数字表达。因为,
我为什么提出我国的机制建设问题呢?
一、人类历史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价值逻辑变迁和演绎的过程
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读到了我国出口退税的有关报道。据称,有的产品出口退税达17%,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如果我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总统或高级官员,我会板着面孔训斥我国的高级官员,是你们勒紧裤腰带白送我们产品与资源的行为,破坏了我国经济发展。转过脸去大笑,世界上还有这样白送别人东西的白痴国家,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这样的朋友。由此可知,我国是多么需要建构新的社会机制,扼阻“白痴事件”的发生。也由此可知,没有民权机制对精英的制约,实现中央扩大内需的目标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我一直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多种价值逻辑变迁和演绎的过程。我之所以说是多种价值逻辑的原因,国家与国家、历史时期不同和历史文化不同,其价值选择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也因历史的变迁,价值选择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一旦价值选择成为一个国家的主体价值观,其内在的价值逻辑就逐渐形成社会的机制逻辑、价值秩序,推动某个时期内的历史发展。从这个层次说,一个国家对价值观的管理比什么管理都重要。因为,管理好价值观,就等于管理好了社会发展的动态机制。有人称我的这个观点是专制观点,是为专制主义鸣锣开道的,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价值观管理只有管理方法的不同,没有放任不管的。一般情况,有的国家采用了民权管理的方法,有的国家则采用了精英管理的方法,就是同一个国家,其历史时期不同,价值观管理的方法也不同。前一种管理方法,主体价值观容易形成国家意志,后一种主体价值观管理方式,容易导致精英欲望,陷入精英专制的泥淖。
所以,我赞成前一种主体价值观的管理方法,反对后一种主体价值观的管理方式。
二、机制是一个国家综合发展能力的动力之源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会形成不同的价值机制,因为,这是由价值逻辑所决定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总有一部人坚称,强调分清价值观念是一种落后的观念,是不合宜的。在这些人看来,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好,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也罢,都不能当饭吃,唯一有效的是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的成果到少数人手里也好,普惠人民大众也罢,抑或白送给某些国家享用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发展。在某些人看来,所谓发展就是生产,为谁生产不要管不要问,只要不断生产就行了。如果有人反对白送行为,某些人马上就说,思想落后,反对改革。由此可知,某些人的所谓先进,就是削弱自己的发展能力,供给西方国家享用。所谓落后,就是扩大内需,培育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
但是很显然,这种先进与落后观点的划分,是美国对我国价值观的划分方法,某些人不过是为了配合美国的价值观划分方法,又重复了一遍美国人的观点而已。
由此可知,某些人的价值观,不过是绞杀我国综合发展能力的手段而已。
正因为如此,我国一定要分清我国的主体价值观,捍卫我国的主体价值观,因为,一个国家的主体价值观,就是一个国家分析问题的价值判断标准。丧失了主体价值观,一个国家就丧失了价值判断标准。而一个丧失价值判断标准的国家,又何谈机制建设?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有专人跟贴咒骂,说我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左祸。至此我才明白,某些人所谓我国的左祸,就是有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其实,我并非马克思主义者,因为,我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时候,是1975年左右。高中毕业,沉迷于“易经”与“玄空风水”的研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但从有人对我这个平民主义者每贴必骂的情况看,他们痛恨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并非痛恨马克思,而是痛恨普通民众。也因为如此,我才发现,我个人和所有国人,都需要认真补一下马克思主义的课。如果不补一下马克思主义的课,让人咒骂为马克思主义者,岂不让咒骂者白骂了?
我本以为,某些供职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所的高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遗憾,有人竟然是美国价值观的出售者,凡是捍卫我国利益和主体价值观,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价值观的,一律都视为思想观点落后。如果捍卫我国利益和主体价值观的言行是落后的话,我希望我国的大多数人都永远落后下去。
三、我国机制建构的结构与层次
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机制,是由价值逻辑、价值秩序、制度秩序,也即程序机制形成的社会互动关系的总和。制度秩序中,即有对社会及个人行为的一般规范,也有强制性制度机制,为维护一个国家的社会机制服务。比如,世界各国都存在的警察,就是为维护各国的价值秩序、制度秩序服务的。而所有国家的自由,都是这个国家价值秩序、制度秩序下的自由,而不是无边界自由。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无边界自由的国家。
一)、政治机制。我之所以把政治机制放到首位的原因,就在于我国立国的根本原则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众政治。我国大众政治的根本原则则是人民群众拥有对政治经济制度平等的选择权、决定权和管理权。但是,不容讳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制度程序尚未建构起来,至今还处于理想阶段。从社会共同理想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实践理想的过程。在实践社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为确保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我以为还需构建动态试错与动态纠错的社会机制,避免或减少理想实践过程中的损失。
二)、经济机制。马克思认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反过来说,上层建筑则是经济的保障。正因为如此,我才把政治机制放到首位,而经济机制排序第二。我一直认为,我国的经济机制不能偏离立国原则,也就是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原则。因为,动态均衡的经济发展机制,是普惠大众的经济机制,也是激活整个社会创造力,激活社会共同理想,形成社会共同意志的经济机制。
三)、创新机制。我在“文理分科是我国教育的正确选择”一文中曾经这样说:“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就是这个国家的生存能力。”所以,建构创新机制,就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机制,就等于任凭创新自生自灭。如果在二百年或三百年前,任凭创新机制自生自灭还可以维持一阵子,但在全球化时代,任凭创新自生自灭无疑是自寻死路的不智之举。创新机制的结构,我以为应该是:一,以立国思想为原则的思想文化创新机制。二,以价值逻辑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机制。三,以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科学创新机制。四,以快速转化为科技成果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机制。四者互为里表,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力。需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把科学创新与科技创新分开的原因,在于二者之间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因为,科学创新叩问的是未知领域,而科技创新则是科学已知领域的转化。如果我们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清楚,我国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也即已知领域中搞创新。而这样的创新,永远不会形成高端竞争力,因为,已知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别人创新之后的科技成果。另外,我之所以把思想文化的创新放在首位的原因,就在于,思想文化是形成价值逻辑的萌芽,而价值逻辑又是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
四)、国防战略机制。有关国防战略的问题,我已在“战争态度和战争表达应该成为我国重要的外交手段”等多篇文章已述,不赘。
五)、紧急状态应对机制。已有专文论述,不赘。
结束语
我个人认为,社会机制是民众共同意志的程序表达,是激活共同理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一个国家民众的共同意志、共同理想和创新能力,是开拓国家生存空间所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这就是我写本文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