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出现一篇牛文:我们国家必须从“养儿防老”、私力救济的传统社会,转型到“靠政.府防老”的现代公民社会。要求政.府提供保障,是我们的权利,因为我们是纳税人。相应的,政.府提供保障,是一种义务,而且是一种更加稳定的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国家以及所有人民的“幸福指数”。国家的计划生育从不曾停步,但人口为什么不曾有效减少?部分人士归咎为“养老防老”。如果在农村真的是这样,怀孕生子的目的——即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本着这一个目的而言,养孩子不是喜欢孩子?仅仅养老?养狗是看家,养儿防老的话:这和养一只狗有什么区别?
虎毒不食子在此前被频繁的念诵,那么在目前,网络加大民情的透明度——我们忽然发现,虎毒不食子这一句话原来是谎言或者这句话精确的来说“并不彻底”,因为频繁的有亲生的父母用种种手段“杀”死孩子。怀胎十月多么辛苦,但是亲生的母亲虐待小孩的事情,也并不鲜见。童年决定人的一生。当小孩从虐待中长大,内心的痛楚会一年年的成长吗?
在目前的中国,矛盾到处都是。这矛盾往往是家庭矛盾。而家庭矛盾的载体是什么?首先是贫穷,再者是思想愚昧。很多老人的思想封建到左右孩子的工作、婚姻。当小孩到结婚的年龄,为人父母者已经一半身子在黄土,剩下的日子还有多少呢?孩子们自己选择结婚对象,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但老人们执意约束、阻扰!这些老人内心深处的理由只有一个:你是我生的!我生你的目的不是让你幸福,我生你的目的仅仅养老。我生下你、给你生命但是和“你”无关。我生下你不许你想怎么样!而是我要你怎么样!你是我生的!你的命都是我给的!我不让你死就是天大的恩赐,让做不喜欢的工作,嫁娶不喜欢的人,皆应该。
在农村,当然许多父母很爱孩子,而有多少父母不爱孩子?不尊重孩子?如果政.府为养老埋单。生孩子的目的更纯洁?是爱情的花朵的“结果”?给人类延续生命?如果父母和孩子两方面,不存在养老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更干净?更人性?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只有两件事情,工作与婚姻。这两块构成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当父母非要执意干涉,恩怨满天飞!尤其遇上养老问题,矛盾更是恶化到不可收拾。贫穷的家庭更是“对于两者来说,都是生不如死”。这些难道都怪政.府?
如果生孩子的第一个目的或者唯一目的是养儿防老。这是纯利益性质的。
有一个小学生,写过一篇作文。生病的时候被妈妈背着去医院,雨天很不好走,她跟感动,心里想着长大一定好好报答妈妈,但是妈妈说一句话之后,她的自然的感恩之情突然消失:妈妈说的话是,我这样对你,当我老了,你也要这样对我、伺候我,否则就是白眼狼!
小孩子在心里难过的琢磨:妈妈不是真正关心他,妈妈关心他是有条件的。
如果生孩子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给孩子所给,而无所求。这是伟大的、纯粹的亲情。
政.府应该养老,但是哪一年?恐怕一百年之后,或者几千年之后,才会实现。养老在未来的时间,依旧是养儿防老。所以社会矛盾以及计划生育的工作也将“艰难而危险”。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若施恩的人天天的索取。还会得到“涌泉”吗?以人参和萝卜比喻:如果父母爱孩子而没有逼迫孩子“养儿防老”,这样的父母是人参;如果一对父母围绕养儿防老做出种种“杀戮”孩子的婚姻、前途等事,这样的父母是萝卜。
你是人参父母,也将得到人参孩子;你是萝卜父母,你怎么可能得到人参?
我们讲的是自然。人都是感情动物,很好的疼爱小孩,小孩自然孝顺。虐待小孩,让小孩的童年都是黑暗,这样的小孩拿什么给父母吃人参?在动物界,很多动物也疼爱孩子啊。但是动物不曾给小动物‘生’的条件。生孩子的唯一目的是养儿防老——生之前,和孩子商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