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战场上共产党节节胜利,要建立新政权,重树国家政体的合法性,政协的《共同纲领》是基础。由周恩来出面协调各民主党派的首领,难能可贵,实至名归。
这里特别需要提及民主人士的一位有识之士——张奚若。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他而得名;张奚若于1952年至1958年,曾任教育部部长;反右运动中,他的一句话至今让人佩服。1957年5月,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见到了张奚若,征询张对党的工作有何意见?张奚若遂将自己平时的观感归纳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16个字,当面批评党内滋长了骄傲情绪。7月15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座谈,帮助整风。张奚若应邀发言,就自己向毛泽东提出的16字意见逐条作了解析:好大喜功,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一为形式要大,二为组织要大”;急功近利,“一切都要速成,要快”,把长远的事用速成的办法去做,“治学是要投资的,给一批人时间,叫他们去研究,可能这批人中间只有少数人能有所贡献,有些人会变成书呆子,但这不要紧,六亿人口出几个书呆子有什么了不起呢?”鄙视既往,即:轻视历史的继承性,“好像什么东西都是解放以后算起,以前什么都是封建,都在打倒之例。好像马克思出生之前,人类就没有文化似的”;迷信将来,认为将来一切都是好的都是等速发展的,将来还没建立起来,就把过去的都打倒,“将来是好,但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事无巨细,都好。对将来不能有机械的看法”。
只是政协地位随政权之稳固而递降,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空间和能力也日趋萎缩,可它就像过去的家族得有自己的族谱、祠堂一样,还不能丢!
只有周恩来能主持这场子!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