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简化字得罪了哪些人?
丁启阵
在自己的博客上贴了几篇批评汉字“复繁论”(我以前用“复古论”,现在觉得很不准确,他们并没有提出把汉字复辟到隶书、小篆、大篆、金文、甲骨文的主张)和一个夸大汉字作用的电视纪录片的文字,引来了许多反对的意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辱骂和恐吓代替批评的。
在一个言论不够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匿名的网络言论会放大人性阴暗丑恶的一面。这一点我是有所认识的,但是,浏览了自己博客文章后边那么多的辱骂和恐吓“评论”之后,我也不得不意识到: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
我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提出如下观点:当今中国,使用简化字是比较好的选择,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汉字只是汉语的书写符号,不应该过分夸大,把原本属于汉语言、文献等的价值都说成是属于汉字的。
这样的观点不敢说多么客观公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的观点是可以摆到桌面上、阳光下的。不同意我的观点的,尽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理性的讨论、反驳,吐沫横飞、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但是,在博客文章下的评论栏里,这样的讨论、反驳不能说绝对没有,但实在是少得可怜,基本上都是辱骂和恐吓。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和逻辑,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对语言文字有不同的意见,根本不至于需要这样的恶语相向。有人说,有些人现实中太无助太渺小,会在隐身的网络上疯狂地宣泄一番。也许有这样一部分人,但是,我总觉得这种人数量不会太大。那么多的人在我的文章后边留下辱骂和恐吓的话语,只有一种可能:我挖了他们的“祖坟”,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几天的思索,我得出一个结论:支持简化字的人都是“头脑简单”的人,主张恢复繁体字、夸大汉字功能的人都是“头脑复杂”的人。支持简化字的人都是相似的,主张恢复繁体字的人各有各的盘算。
“头脑简单”,是因为觉得,汉字就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工具,既然简化字比较方便、省事,大众也都很好地掌握了,那就继续用呗,别再瞎折腾了。
“头脑复杂”,是因为有着各种各种的意图、形形色色的心理。据我初步观察,可以分为如下五类:
一类是,委员代表。虽然贵为这委员那代表,但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提不出任何有益国计民生的提案。拿人人稔熟并使用着的简化字开刀,也算参政议政,可以交差,可以捞一点政治资本。此外,既可以引人注目,“两会”席上也明星;又可以使自己显得有文化一些,是真是假,先给人认得几个繁体字的印象。
一类是,前朝贵族后裔。这里的“贵族后裔”不是指血统,而是指心脉。贵族后裔大多有两个特点:怀念过去,沉湎玩物。繁体字停用几十年了,代表过去;繁体字看起来挺美,可供把玩。这等天造地设的尤物,怎能不舍命维护呢?
一类是,亚健康心理的爱国者。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积弱积贫,东亚病夫,低人一头,心理阴影深入骨髓。如今经济略有起色,吃了几天饱饭,便高视阔步,睥睨天下,唯我独尊。以为老祖宗留下的一切都是宝贝,都是神物,奉若神明,神圣不可侵犯。
一类是,害羞的不自信者。这类人有一个特点:对生活水平比自己高的地方的人使用的东西,一律无条件地加以推崇,膜拜。因此,当他们得知港澳台那里还在使用繁体字的时候,当然会视自己家乡使用的简化字为老土,立即弃之如敝屣,毫不吝惜。
一类是,心怀政治宿怨者。因为简化字是特定历史时期制定并推行的,而那个时代是某些人所深恶痛绝的。于是“爱屋及乌”,捎着婴儿泼洗澡水,凡是那个时代弄出来的东西,都要彻底否定,全部丢弃。
呜呼!我几篇千字文,一下子就得罪了如上五类人物。遭受辱骂恐吓,也算是我咎由自取了,命苦怨不得政府!
2009-3-5